榴莲披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教坊不查身份,也不拒人。
来者皆听,听者皆记。
讲者是供职堂特调讲律官柳沐,出身草民,曾在归籍村做巡守,后被推选为讲律助教,三年试用,逐步升为三品讲官。
他讲课不用套话,不读死书,只讲身边的律、村里的案、百姓的事。
这日讲的是《大秦律·人契卷》第九条,讲如何签户契、分户权、保籍、免欺诈。
他一句话抛出来,底下百姓便炸了锅。
“你们在旧地,签的是血亲文书,是家族裁定!”
“可在秦国签的是律契,是你自己签,是你有身份,你才有权签!”
“不是族里给你名,而是律里给你人!”
“你成年,你就可以有自己的契约;你识字,你就能守自己的份额!”
他话音一落,几十个归籍青壮同时低头抄写。
他们不是怕记不住,而是想留下来,日后能教给家里的妻子、弟弟、儿子、孙女。
再后排,一个老人悄悄抬头,问了一句:“若我不识字,也没人替我写,我可否立契?”
柳沐不笑不讽,只点头道:“律书第七条,设口誓印契。
你不会写,你说,我写,你按下手印,依旧有效!”
“因为你是人,不是物!”
“秦律记你的名,也记你一句话的权重!”
屋里忽然静了一下。
没人说话,但每个人都低头认真地看着自己手里的卷册。
那是他们第一次发现—自己说的话,有权重。
在秦国,不管你贫富贵贱,只要守律,你说的话,管用。
你签的字,生效。
你按的手印,能立约。
那不是哪家家主发的令,也不是哪位老族长说了算,是你自己的人籍、你自己的身份,在法律上留下的痕迹。
而这,就是他们从前从未见过的东西。
课讲完后,照旧有问答环节。
这次站起来的是一位再归户,他刚刚从吴国归正失败后回到秦国,接受重审,在操阅营内服勤,课余自学律条,如今被引导员推荐入教坊试讲旁听。
他站在讲台一侧,声音不大,却句句平稳。
“我原以为再归之人是耻!”
“可如今我知,再归者不丢脸!”
“丢脸的,是不懂而装懂,是糊涂而死撑,是明明知道旧法害人,却还要逼自己回去的那一口面子!”
“我不是被秦国接纳,我是被秦法救了!”
“因为它不看我出身、不管我过去,只看我现在守不守得住律!”
他顿了顿,低头看着自己手上的青铜籍牌。
那是“再归试用签证”,重审通过七日后领取,每日需带在身上,巡守时按时检查,一月内如无违律,即可正式转正归档。
他举起那块牌子,说了句:
“这个东西我戴得起!”
底下的人全站了起来,有人鼓掌,有人喊“好”,有人抹了眼泪。
他们都知道,那不是什么荣耀,而是一种证明。
你走过,犯过,犹豫过,试错过。
但你回来,你守得住,你愿意再学、再听、再改。
那就是人。
而制度,正是给人这样改过的机会,不是宽恕,是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