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639章 彻底乱了【1 / 2】

榴莲披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卢氏在秦国的田产已注册,吴国所查,仅是旧账残券。

三日后,明溪郡“封氏”也紧随其后,其族中三名年轻子弟先后出境,公开在秦国登报宣称“弃旧归新,愿效忠秦制,不愿为腐国遗孽”。

消息传回吴国,引发朝野大哗。

王都下达“逐反律令”,凡被查明向秦国递交信物者、被供职堂录名者、于赈民司登册者,一律判以通敌罪,家产没收、族中主事充军发配、子孙禁仕十年。

这一道命令传到明溪,全郡震动。

本地八十余家士族大户一夜之间闭门谢客,不再接触外界,既不与王都交信,也不再应府中召令。

彼时明溪郡守韩廷义正在筹备接待王都钦差,前后仅两日,已有十二家宣布停供、断税、断兵。

韩廷义心知不妙,连夜上表王都,请求“从宽议治”,望对已登籍秦国之人暂缓定罪,缓一缓,才有回旋余地。

王都未准。

而与此同时,明溪西南的一处私港“归石港”却在悄悄生变。

这原是吴国小港,为附近两县运输粮油、商货中转之地,地势偏远,王室未设直辖,仅派副守驻看。

可近来,归石港内常有一批“不明”商队出入,外带铁器、药材、布匹、书简等大批货物,其来源清一色标明:南安郡。

而这些商队所带凭证,正是秦国“南属商道临通令”,由南属户册中枢与供职堂联合开具,可走秦国港口、驿道、关卡,并享三等商税折扣。

他们不是偷偷摸摸地走,是堂而皇之、持证上门,来进货、来做生意。

吴国边防对此十分紧张,曾派人前往盘查,结果被归石港负责守卫的副守以“未获兵文、不得验商”为由挡回。

归石港所在县衙三日后上报称:当日入港秦商三十三人,出港吴地货船五艘,所带盐、铁、布匹、药材、纸张、粮食等共十六类,价值两万三千金。

吴国户部在看完这一单报表后沉默了整整一日。

这是从未有过的记录。

一个地处边地的小港,仅靠几家秦国商队,居然在一旬内达成五万金交易,超出吴国正规港口当季营收。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没有交给吴国任何一级税吏。

它是直接交给了秦国南属商政总署,走的是秦国户税系统,留的是秦国契税号。

它与吴国,无关。

吴王得知此事之后,当场摔碎金杯,怒斥户部废物、边将无能、士族通敌、吏员失德,震怒之下又连发三令五诏:

一,明溪郡立即调军查封归石港,所有秦商一律驱逐;

二,设“边人审录令”,凡近三月曾入南安者皆须登记,凡与秦人往来者须立誓签押,不得再通音信;

三,恢复边地兵防线,重设三道防关、五道骑探、八关十八哨,凡秦人擅入者格杀勿论。

这三道诏令不过一夜之间,便传至明溪、丹江、临浦三郡。

但边地并未如王都想象中震慑服众,反而彻底引爆了积压的恐慌与动摇。

原本观望的士族觉得朝廷已疯,开始安排子弟私下出逃;已经投诚的商人则干脆联络秦商,让对方安排船只,将他们连夜送往南安;供职堂“江南供职所”连续接收超过五百名自荐官吏,全是来自吴国边地三郡的吏员、佐官、书吏、小职。

秦王府对此没有正面回应,只做三件事:

第一,赈民司设立“江南避祸处”,接收因“乱政惊扰”出逃者,凡登记者皆可获得三月暂居权,三餐保障、临时住所、基础医疗。

第二,供职堂南属分所开设“边政考试专场”,仅限吴国边境吏员参与,考试内容以秦制为主,取合格者入供职籍,前五百人享“边政急调名额”,直接安排职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