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638章 雨后见魂【1 / 2】

榴莲披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国并未设墙,但秩序已然形成。

从关口一路向北,道路两侧已是新修整的驿道,驿道沿途设有五处流动营点,分别归操阅营管辖,每日巡逻、登记、接待、调度不断。

行人来往日增,商队愈发频繁,尤其是来自吴国南境的商旅、散人、读书士子、原边地失业吏员、旧世家下属等人络绎不绝。

他们带着试探、带着犹疑,也带着一丝丝尚未彻底压下的傲气。

可一踏入苍柳关,所见之物便如沉重一锤,砸在心头。

他们看到的是纪律严明的操阅兵,在严寒中如铁人般肃立,不言不笑、不索不扰,只在你递上通行文书后,迅速登记放行。

他们看到的是供职堂外长队排着百姓,不是哭喊求粮,而是依序登记、等待入录。

他们看到的是讲律堂前草地上坐满了人,寒风中书声朗朗,人人在听律例、抄条例、习文字、问官职。

他们看到的是供职堂吏员每天公布的“入籍进度榜”“民心表现榜”“士族信评榜”,上面清楚地写着每一家归附的家族表现情况,每一个新编官员的政务执行记录。

这些榜单是公开的,挂在政厅外,没有高墙,没有禁卫,任何百姓、过客、商旅都能随意阅读。

榜单下方设有“评言箱”,任何人都可匿名投书,对不满意的吏员、士族、举措提出批评。

一名从吴国边地来的小族子弟站在榜前看了良久,最后低声道:“这不是政务……这是立法!”

他的同伴问:“你说什么?”

他摇头不语,心中明白得很。

他们这一代,自小受的是各国律法混杂、吏治混乱的教育,知道“官高压民”“士族为王”“王令如纸”“法只管下人”,如今却在秦国南疆看到一个他连想都不敢想的现实:

法可以公开,吏可以质询,民可以登记,籍可以轮替,哪怕你是原南越王室后人,只要不遵律令,就不能再做官;哪怕你是逃奴孤儿,只要识文知法,也能列名正籍。

这种结构的建立,是摧毁性的。

摧毁了他们骨子里对“权力”、“阶级”、“命运”的固有认知。

他们不敢承认,但他们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变天。

苍柳关口内,操阅营第七补编营指挥官周谨正在点验每日入关数据,供职堂南通分所同时递交今日登记明细,供赵应天亲自审阅。

周谨出身原南越西部小吏家庭,因识字入选供职堂,在秦王府开设初期考试中表现优异,被破格提入操阅营,经过三轮训练考核,正式任命为营指挥。

如今,他每日亲自负责边关事务,一丝不苟,处理数百份民籍文书,查阅供职记录,统筹边关行政军务。

秦浩钦点其名时,批注一语:“此辈为秦骨!”

周谨并未知道这句话,他只在履行职责。

“吴国边地,近日入境人次激增,七日内达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二人,涵盖二十四类职业,多为文吏、流商、破产族户、学徒子弟!”

“愿登记者六成,欲观望者四成!”

“登记者中,三成愿意直接转籍,其余申请临籍试阅期!”

“试阅期为三月,期内享准籍待遇,受法庇护,但不得转让户权、土地,不得中止学习训练,不得随意离境!”

这一制度名为“借籍令”,由香妃一手拟定,秦浩亲自审阅通过,专为边境外来人口设立。

吴国朝廷一开始并不重视。

他们以为那是秦国诱降的一种伎俩,甚至派人探查。

可当这些“探子”真正踏入南疆,发现所谓“借籍”是有章有律、有约有据、有责有权的完整制度时,他们沉默了。

香妃更是在王都设立“借籍总录所”,每日发布借籍者名单,公开其表现、分数、考核内容、学习进度。

你不是来混吃混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