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四百八十六章 唯才是用【2 / 3】

张九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正如郭骆驼所言,十万石粮草对司农寺来说,不足为虑,

对军中而言,司农寺的成果就是唐军在外的依仗。

当关中入夏之后,又有一份捷报送来,阿史那社尔与安东都护府共同讨伐靺鞨。

突厥三万兵马,安东都护府一万兵马,扫平了靺鞨各地,黑水靺鞨十六部皆降,称臣。

自此,大唐的疆域连通了辽东北面,与漠北连成一片,北邻北海,南接辽东,历经五年,拿下了中原东北黑水河流域最肥沃的土地。

拿下了靺鞨之后,阿史社尔直奔北面,大致是前往贝加尔湖方向。

阿史那社尔就是一个杀疯了的人,在长安休养了两年,这一次出征大有不打算回来的架势,一路北征,不会回头了。

可能是攻打靺鞨时受了气,他社尔当年跟随唐军越过了阿尔泰山,直取天山时都没有受过这种气。

李承乾站在父皇身边,感慨道:“他多半是想要打下一片疆域撒气吧。”

大唐有这种猛人,是好事,但也有不少的麻烦。

李世民道:“当年朕东征高句丽,契苾何力也是如此。”

社尔这是被惹毛了,现在出了一口恶气,怎么都想着找回场子。

李承乾与父皇看着田地里金黄色的麦子,闻着麦香,道:“辽东肥沃的黑土地上能够种更多的粮食了。”

等河间皇叔,与江夏皇叔,还有舅舅来了,李承乾看着四人一起收拾着田亩。

“父皇平日里都是这样吗?”

“平日里还有三两好友走动,还能有几个兄弟推心置腹,足矣。”

听着母后的话语,李承乾道:“於菟这孩子近来可还懂事?”

“他呀,自从那次春游之后,在军中锻炼更刻苦了。”

李承乾讪讪一笑,“还以为父皇会觉得儿臣不该让他与那个吐蕃小子比试。”

长孙皇太后轻拍儿子的后背,低声道:“你父皇早已回不去朝堂了。”

李承乾颔首,道:“谢母后。”

乾庆九年,夏季刚过,洛阳城下,两群学子就在城下打了起来,双方学子正在这里大打出手。

高季辅似有预见这个场面,早有准备,便对一旁的侍卫示意。

侍卫会意便带着人离开。

很快,就有官兵冲出城门,将双方学子控制住。

杜正伦迈步走来,低声道:“这些学子越来越过分了。”

高季辅双手背负,看着城墙下的学子纷纷被拿下,“李义府没来吗?”

“向陛下进谏过,可陛下…”

“陛下另有打算?”

“陛下说李义府这人还有重用。”

见眼前的事平定了,高季辅走下城楼,“重用?”

杜正伦道:“当年李义府在江南杀的人太多了,这种人一旦放得太久,恐会失控。”

高季辅稍稍颔首,“陛下能看住李义府,李义府只要一直在长安,就能震慑各地的旧士族。”

杜正伦在话语中还是有所保留的,身为臣子的本分,不能将陛下的话语告知他人。

一旦李义府这人离开了长安,肯定有地方要死人。

这种话语,是不能说给其他人听的。

高季辅道:“你怎么得空来洛阳了?”

“洛阳缺少人手。”

就差说,哪里缺人去哪里,杜正伦不能与高季辅说心里话,自记事以来,从小受到的教导告诉,讲话要注意分寸。

高季辅讲述着如今洛阳城的现状,“漕运监建设在洛阳的河岸边,本想着建设在城中,工部认为应该在城外,那就由着他们了,许圉师就在城外任职,现在在那里任职的有御史台漕运御史,京兆府安排的漕运通判,文学馆的夫子,前前后后五十余人。”

许圉师虽任职漕运监正,看似很好。

听了高季辅的讲述,杜正伦又想到其实现在许圉师的处境并不好,事关运河漕运,御史台,民部,工部,京兆府,乃至兵部与吏部,都有人在漕运监,各部利益纠葛,监正才是最难做的。

南北两条运河,要真的看管起来谈何容易,涉及漕运沿河还需要设置更多的漕运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