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不留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陆严河跟京台要合作一部新戏了,纷纷感慨,陆严河拿了金鼎奖以后,资源马上就跟上来了,还是要拿奖啊。
再一仔细听合作内容,什么?编剧?什么?!8的收益分成?!
这个消息不可谓不爆炸,简直把人都给炸翻了。
而周平安也终于松口,答应了让颜良来演这部剧。
陆严河说得没有错,这是目前唯一一部会同意让颜良来演主角的电视剧,而是在京台这种传统大台制作和播放的电视剧。
这对颜良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周平安是一个很会算账的经纪人,他算得清楚明面上的片酬数字,也算得清楚一部主角戏给现阶段的颜良带来的隐形收入。
但周平安仍然没有欣然接受的意思,他跟颜良说这件事的时候,没忘记给颜良上眼药水。
“你看看你这个好朋友,说着是给你送主角来演,但说白了还是为了占你便宜,他拿着200万元一集的酬劳,还拿8的收益分成,你就只能拿5万元一集的片酬。”周平安啧啧两声,“这算盘打得可真精明啊。”
颜良沉默不语地听着,一句话没有说。
周平安说:“这个时候他倒是知道没找李治百,知道如果是李治百,我怎么都不会答应的。”
颜良仍然沉默不语地听着。
等周平安说完,颜良就默默地走了。
五万一集的片酬是很低,尤其是跟陆严河的酬劳一比,都显得可怜。
可是——
颜良深吸一口气。
如果没有陆严河,哪个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剧会愿意把男主角给他演?
李治百昨天的话还言犹在耳:“老陆太过分了,这个角色找你演,不找我演,还羞辱我演不出来,他明明就是照着你写的角色,还怪我演不出来,他怎么不照着我的性格写这个角色?”
李治百啧了一声,“他对你才是真爱啊,从剧本来说,你才是这部剧真正的男主角,他都只是个配角。”
颜良抬头看着碧蓝如洗的天空,他沉默的眼眸里映着天空的蓝色。
干净,凛冽。
当陆严河开始录制《年轻的日子》第二季以后,其他人都开玩笑,问有没有适合他们的角色。
陆严河笑着说:“预算太少了,请不起各位啊,不过,欢迎大家来客串一下,拜托了。”
陆严河打算在每一集都找一到两个角色,请自己的明星好友来客串。
比如主动请缨的李治百。
关于这部剧的消息越来越多。
比如陆严河竟然是这部剧的编剧,比如他作为这部剧的关键主创人员,将参与这部剧的选角。
这些消息都在无形之中被大家以不可思议的口吻渲染出了一种传奇的色彩。
“他才二十岁。”这是最关键的,也是引起最大议论的地方。
像陈碧舸、商永周这种级别的演员,能够影响到一部戏的创作方向、选角,这都很正常,也已经为业内所接受,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但陆严河又不是他们,凭什么拥有这样大的权力?
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现象,让陆严河和京台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而消息也从业内开始往全网传播。
陆严河在跟大家一起录制《年轻的日子》第二季的时候,没有看手机,所以不太清楚网上的情况,等他录完了节目,拿到自己的手机,一上网,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全网讨论了好几天。
有人质疑他写剧本的能力,有人质疑他扛剧的能力,当然,也有很多人支持他,期待他这部作品,各种各样的声音。
不过,这一次保持质疑的人居多。
因为陆严河太年轻了,才二十岁,演戏都还没有两年呢,就开始写剧本了。
大家按照常规的经验去判断这件事,都觉得陆严河再怎么天才都不具备独立写一个剧本的能力。
——内娱真的要完了,一个到目前为止只播了一部剧,出场不到三集的偶像演员,水了一个金鼎奖最佳男配角,现在竟然就成了一部京台大剧的独立编剧和核心主演,到底是这个世界比较魔幻,还是我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这个陆严河到底是有什么后台,能拿到这么夸张的资源?就是连黄楷任都拿不到这样的资源吧?
有人就这么说了。
然后,陆严河永远的黑粉头子郁江虽迟但到,转发了这条微博,说:“大家终于看到陆严河的真面目了吧,之前我揭露他人小野心大的时候,你们都说我容不下一个年轻人,现在你们能明白我的心情了吗?”
然后,郁江最大的黑粉头子陈思琦出现了,甩出了一张《跳起来》纸质版和电子版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册的宣传图,说:“我一直理解你羡慕嫉妒恨的心情。”
郁江反击:“你们靠着陆严河这些人气和粉丝买单的力量做《跳起来》,撑起这150万册的销量,你以为这样的欺骗游戏能够复制到一部电视剧上面吗?”
陈思琦转发并官宣:“既然郁江老师诚心诚意地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地提前官宣好了,这样的成绩能不能复制到严河的新戏上,我们先拭目以待,但这样的成绩终于让我们《跳起来》成功地打动了石夏老师,我们将在《跳起来》的冬日特刊上刊登石夏老师的新作,敬请期待!”
郁江下意识地要反击,随后目光落在石夏二字上,嘴角一阵抽搐。
石夏?!
陈思琦:“我理解很多人对严河的质疑,因为他很年轻,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大家面前展示过他作为编剧的能力,这个时候我说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我不多说,大家之后看到这部戏播出以后,心中自有判断,但对于某些老师抱着过去的恩怨做一些针对性的、引导性的发言,恕我不能坐视不管。”
陈思琦又说:“总有人批评我们,两个刚毕业的高中生想要做杂志,以为这是过家家吗?以为靠着陆严河的粉丝就能够把一本杂志做下来吗?现在,这本杂志已经进入了良性的发展时期,它成功地来到了一周年的时间,总共已经发行了十一期,纸质版和电子版累计销量突破了150万册,而在过去这一年里,很多的作家前辈都在鼓励我们,让我们加油做下去,甚至于很多严肃文学的作家老师们都通过各方面向我们表达对我们的鼓励,这是我们决定做一本商业文艺杂志的时候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更别说,现在我们很骄傲地宣布,石夏老师将他的一篇新作交给了我们,将在《跳起来》冬日特刊上。”
陈思琦连着发第三条微博:“年轻意味着没有经验,年轻意味着做什么都会受到质疑和挑战,但年轻同样意味着无限可能,用作品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