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男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婶眼皮一抬:“种啥啊,去年小孙子把院子挖来养金鱼了。你家不是还有个破菜地嘛?咋的,想种点啥?”
赵爱民停下脚步,望着自家那角落早已荒草丛生的小块地,忽然有些动心:“也许……真该种点了。”
刘婶哈哈一笑:“想明白了就好,现在自己种,起码能吃得踏实。”
他没再说话,提着篮子踏进院门,那青石板上还留着他刚刚出门时的脚印,一如他心中的那点点忧虑与挣扎——这年头,连一棵黄瓜都要变成奢侈,生活,似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他站在院子里,望着天井里那株老海棠树,心中暗道:“这世道,再难,也不能让妈吃不上热菜,不能让小外甥没学上。”
他拎起水壶,走向角落那块地,蹲下身,拨开枯草,露出沉睡已久的泥土。他的眼中忽然泛起一丝亮光,仿佛看见了不远处,一个绿油油的小菜园,在炙热的阳光下,微微闪耀着希望的光。
“得动起来了,不能等了。”
赵爱民拨开最后一撮干草,手指触到那熟悉的松软泥土,一股泥腥味立刻扑鼻而来。他没有嫌弃,反而安心了几分。这块角落地,他年轻时也种过,后来工作忙,再加上邻居孩子老在这边踢球踩踏,便渐渐荒废了。如今再动手,多少有些生疏,但他心里却泛起一丝久违的踏实感。
“赵哥!”
一个清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把赵爱民的思绪拽了回来。他抬头一看,是院子东厢房的小林,三十出头,租住在赵家偏房已有两年。平日里倒是话少规矩,偶尔也会帮赵爱民修修门窗。
“怎么啦,小林?”赵爱民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沾着泥的草屑。
“您这是要种菜?”小林望着角落那块地,一脸好奇,“现在还有人种菜啊?”
“那菜价涨成那样,我不种就只能天天喝西北风。”赵爱民笑了笑,语气里却透着些无奈。
小林挠了挠头:“那……我能帮帮您不?我小时候在乡下也干过点农活,锄草、翻地这些不难。”
赵爱民本想拒绝,毕竟这点地自己慢慢鼓捣也能收拾过来,可看着小林一脸认真,话到嘴边转了个弯:“行,那你拿把铲子来,咱们一起动手。”
午后的阳光有些毒辣,但两人还是干得起劲。赵爱民一边翻地,一边慢慢打开话匣子:“我小时候,这块地可是我们兄弟几个争着种。那时候没这么多吃食,谁家种得好,谁饭碗里就能多添点绿的。”
“现在反而稀罕了。”小林顺着他说,脸上的汗珠沿着鬓角滑下,“我媳妇在那边超市打工,说是连绿豆芽都快涨到十五块一斤了。”
赵爱民“哎”了一声,心里却打起了算盘。他想着:这地不能只种点观赏的,得实用,得产量高。黄瓜、番茄、小青菜……轮种着来,最多还能种些葱姜蒜,自己用不完的,也许还能跟邻居换点别的。
他忽地停下锄头,回头望着厨房窗台,说道:“小林,咱晚点再去五金店买点泡沫箱子回来,窗边也能种,阳台也别闲着。”
小林擦了把汗,点头道:“好,我那边还有几个空桶,也能拿来种点韭菜。”
赵爱民笑了笑,心里一股劲头油然而生。这种久违的劳作感,让他觉得脚下这片四合院又重新活了过来,不只是砖瓦木梁,而是热腾腾的生活。
傍晚时分,两人终于把地翻好,赵爱民抬头一看,老母亲正倚在门框上,手里端着搪瓷缸,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欣慰。
“妈,地翻好了,明天咱就播种。”
老太太点了点头,嗓音干哑却柔和:“种吧,种吧,哪怕收一小把,也比天天花高价买强。”
屋檐下的鸟儿扑棱棱飞过,一声清脆的叫声在胡同中回荡。赵爱民端起菜篮走进厨房,准备做晚饭。他从篮子里拿出那几根茄子和黄瓜,一边洗菜一边琢磨:“以后得计划着来,每天吃什么,怎么搭配。省得再去市场被那帮奸商宰得血本无归。”
切菜时,他忽然停了一下,叫道:“小林,你晚饭吃了吗?不嫌弃的话,一块来吧。”
“哎,真不客气了!”小林笑着应声,很快拎着一瓶酱油就进了门。
饭桌上摆了三道菜:一盘凉拌黄瓜,一盘蒜泥茄子,还有一个豆角炒鸡蛋。说不上丰盛,但三人吃得有滋有味,尤其是赵爱民,夹着那茄子,细细咀嚼,竟觉得比往日味道更浓。
“赵哥,您做菜是真好吃。”小林边吃边夸,眼睛眯得像月牙。
“好吃也得看价格。”赵爱民叹了口气,“今天这顿饭花了我十八块。换成以前,八块能打发。”
老太太没说话,只轻轻点了点头。
吃完饭,小林主动收拾碗筷,赵爱民则站在院子里,仰头看着天色。夜幕已经落下,四合院的灯光被包围在一片温柔的昏黄之中。晚风吹过海棠树,叶影摇曳,像极了年轻时梦里的宁静夜晚。
他转头看着那块刚翻好的菜地,忽然低声说:“这日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过了,得变一变。”
第二天一早,赵爱民起了个大早。他在胡同口遇到了张二牛——住在前胡同的老熟人,此人有些市侩,但在菜市有门道。
“二牛,听说你认识批发市场的人?”赵爱民问得很直接。
张二牛眉毛一挑:“你想批发菜?”
“不是,我想问哪儿能便宜点买种子。”
“哦,那你找对人了。”张二牛凑近他耳边,小声说道:“西边火车道那边的‘金德行’,有老种子卖,便宜,还保出芽率。”
赵爱民一听,眼里闪过一丝期待:“行,哪天你带我去一趟。”
张二牛嘿嘿一笑,拍拍他的肩:“今儿下午,我带你过去。”
赵爱民点了点头,心里忽然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劲儿。他知道,这并不只是为了几颗菜,而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四合院里继续冒着饭香味的日子,为了不让生活被高涨的物价彻底压弯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