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大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后又告诫的提醒道:“除此之外你也得注意,着相除了贪、嗔、痴这些恶相之外,还要知晓像清相这种的善相。”
张秀神情迷糊的好奇问道:“善相?”
白泽想了想,找到了一个案例后解释道:“就拿清相来说吧,唐朝的时候有一位佛学大师叫慧能,他是佛教能够完成佛教本土化的大师,也是年轻时候写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大贤。
当初弘忍法师要选择一个弟子作为衣钵传人,慧能有更好的想法,但他不会写字,于是他便和另一位同门师兄做了约定,慧能修成正果之后要助他一起入道,便有了刚刚的那句偈语。
可是在佛教看来世间一切皆是虚无,世间一切的追求皆是枉然,即使是善念,若是你刻意的主动追求的话,便也是着相。
就在他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便已经着了清相,真正觉悟的人,是根本不会去写下这句偈语的。
就像是一个清官,若是你去刻意的追求清官的那些东西,便是着相。
一切过于执着的执念,便是着相。”
张秀思考着,他敏锐的察觉出了一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矛盾:“可这也有一个疑问,弘忍法师要一个弟子作为衣钵传人,可若是慧能不写,那他人又要如何得知呢?
懂的人不会说,可不懂的人又在钻牛角尖,这算不算是佛教的一个悖论。”
张秀的解释让白泽眼前一亮:“嗯!……这个角度,倒是新奇。
若是佛教的那几位法师在这,这会他们一定要抢着收你为徒,说你有佛法悟性了。”
“所以说,所谓魔考,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知的过程。
知道你是谁,知道你的想法,知道你欲念的产生、人们修行是为了贴近天道,可人终究不可能成为天道。
正是因为情感,人才之所以为人,若是没有了情感,又无法成为天道,那么对于修行者而言,他又是谁呢!?
便是洪荒里的鸿钧也只是作为天道的代言人,而不是成为天道本身。
人们太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就像斩三尸中的斩字,它从来就不是所谓的剥离情感,而是知晓情感。
它不是要人去做成为追逐情感的奴隶,也更不是去做控制情感的主人,斩三尸所要求仅仅是知晓你的情感,尊重自己的欲念。
知晓恶、知晓善、知晓自身,斩去三尸,再后三尸化一。
道教叫斩三尸,佛教叫破执,道理都是一样的。
…
人类自身的各种情感、欲念,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它是你体内的各个器官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结果。
就像你的兴奋与恐惧情绪,都是由你大脑分泌出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物质的多寡来决定的。
难不成你还能舍弃了这幅躯体,丢弃掉自己的基因,抛弃作为人类的一部分根源!
所以修行其实就三个字: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