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836章 长弓锁阵【3 / 4】

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弓平时解弦放在弓韬里,用时挂弦战斗,这种弓中间厚,两头细小,威力恐怖。

但长弓使用起来也不容易,这种单体弓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得力大。不比骑兵的角弓,因为是复合弓,弓体短小,甚至是反曲弓,所以不需要太大的力气挽开。

步兵长弓解掉弦平直了比个人还高,中间真的跟快跟扁担一样粗了,没有足够的力气根本拉不开,更别说射远了。

所以在唐朝,一名步弓手,那绝对是步兵兵种里顶级素质的,一个个长的十分高大威武,而且膂力强劲。

许多精锐步弓手,因为长期挽弓射箭,甚至会导致脊柱都侧弯了。

当然,唐军也还有一种稍弓,是短弓。但这种不是专业弓手的弓,而是给其它兵种的步兵们装备用的,大唐府兵对弓的装备是最重视的,基本上做到人手一张弓,长矛手刀牌手都配弓,但他们的弓就不是步兵长弓,而是稍弓这种短小些的软弓了。

十二卫对于府兵中步弓手的点选标准,是带甲射八斗弓,弩二石八斗为次,而带甲射一石弓,三石弩为中等,带甲射一石二斗弓,弩三石五斗为上等。

不仅要能拉开规定的弓弩,而且还得带铠甲射,同时有射程和精度要求,如最低也要求带甲六十步射长垛箭,十箭得中六箭以上。

虽然唐代计算弓力,用的是不带弦计力的方式,与明清时开始的上弦后计力的方式不同,但对于弓手的力气都是同样严格。

按秦琅自己推算估测,唐代一石二的弓,大约跟后世的一百六十磅力是差不多的。

到清朝时是力为单位,不再用石,武举考试要求射弓拉力为骑射三力,步射五力,其一弓力约为十二磅。骑射三力就是约三十六磅,步射五力就是六十磅。

而一些精锐的侍卫、将校等则拉五到七八力不等。

唐代步弓手的长弓,恰就是对力要求极高的。

故此唐代弓手总在强调一句话,挽弓当挽强,用长弓,重力气。

高大的长弓手们配上人高的长弓,再用上特制的破甲箭,能在六十步以内,直接一箭洞穿敌人的铠甲。

而当成百上千的步兵长弓手齐射起来,再配上那些更强劲的弩,谁也挡不住。

后世大家所熟知的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把法国那些板甲骑兵们吊打的英格兰长弓手们,他们的长弓其实平均拉力都在一百六十磅左右。

这水平,其实跟唐朝府兵步兵长弓手差不多,甚至长弓的样式等都没太大区别。

全是凭个人蛮勇的变态。

这么强的步兵,当然不可能临阵只放三支箭就算了。

临阵三发,那说的是其它兵种的步兵,如长矛手啊刀牌手等,他们配备的稍弓,在敌人冲阵前来个三连射,这时敌人冲近了,他们也就扔下弓各自操起本兵种的武器战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