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实的战争,不是诗人口中的恢弘浪漫之事。
枯燥的行军、稳稳的扎营、四散的斥候、漫长的等待,从夜幕到天明。
北京本就在边疆上,出塞并不远,离开了中原后,周遭景色与中原便大不相同。
诸如杨荣等一众随军的南人,皆是第一次见到这等大漠黄沙之相。
自出塞后,李显穆一直都在观察环境,不时看一下堪舆图,他比那些将军看的都更勤快。
这一幕自然引起了朱棣的注意。
李显穆沉吟后朗声道:“臣在思考,为何古来中原王朝,都控制不了草原,即便是出身草原的鲜卑南下后,北方又出现了新的草原游牧。”
这句话让帐中众人皆哂笑之,朱棣更是大笑道:“这有何难,枯败之地,甚至不如中原一府富裕,朕不爱惜之,古来由此,若非其有豺狼,朕看都不会看一眼。
但有豺狼,一力灭之。
又岂会在乎其他?”
“正是如此!”
诸将纷然笑道,“李学士难不成还想要将这等枯败之地,收至囊中不成?”
李显穆突然问了一句,“百年之后呢?”
朱棣还在笑着,没听到李显穆之语,“显穆你说什么?”
“臣说百年之后呢?我朝军事废弛后呢?京城就在前线,以后出不了城,打不了野战的时候怎么办呢?
这些游牧对现在的盛世大明来说,不算强,可自古以来的游牧,又总比衰弱期的中原王朝强。
陛下将京城迁徙到北京,难道仅仅是为了打出五十年的和平吗?
微臣还以为陛下将京城迁徙到北京,是有能永镇蒙古辽东的计划!”
嘎!嘎嘎!
笑声戛然而止,帐中众将一时都有些安静下来,而后淇国公丘福大喇喇道:“五十年的和平还不够吗?”
“当然不够!”
说出这话的是朱棣,带着寒意,丘福瞬间缩了缩脖子,感觉凉意嗖嗖,不说话了。
朱棣瞟了李显穆几眼,却见李显穆不说话了,一时有些急,“李显穆!
你说说,有什么永镇蒙古的计策?”
李显穆叹息一声,“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都要带着汉军世候杀回哈拉和林,才能拿到蒙古可汗的位置,何况我们汉人呢?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总是要先打一仗再说,不打的服服帖帖,是没有后续计策的。”
“打仗的事交给朕,区区蒙古,不过是手到擒来罢了,你来说说,打完仗后,该如何去做?”
李显穆迟疑了一会儿,缓缓道:“统治草原实际上无非就是那几条路,古代都已经探索的差不多了。
其一,笼络其上层,孤立蒙元黄金家族,陛下封瓦剌顺义王,便是一条,但只封一个顺义王,太少了,还不能引起其内斗。
其二,让利其底层,开互市,把草原上有的那些东西,诸如羊皮等朝廷算出一个价格,然后再算出草原上需要的盐、茶等货物,每年交易几次,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也不至于非要南下拼命,至少草原上的东西有没有用,那就无所谓了。
其三,军事震慑,这一点的话……”
李显穆所说,的确是老生常谈,其中互市是最有用的,汉朝收复南匈奴,就是用互市加赏钱的办法,让南匈奴守边疆,非常有效果。
但是朱棣最感兴趣的反而是第三条,因为李显穆在犹豫,能让他犹豫的,这可颇有趣,“军事震慑怎么说。”
“臣有罪,臣不敢说。”
“朕赦你无罪,你随便说!”
这下帐中众人都好奇起来了,到底是什么想法,竟然连李显穆都害怕不敢说?
“那臣斗胆。”
“太祖高皇帝在时,对蒙古便颇为防范,以至于设置了九大塞王。”
仅仅一开口,帐中众人就为之色变,好家伙,怪不得不敢说,你这也太敢想了。
朱棣也缓缓收起了笑意,冷色渐渐浮现。
李显穆硬着头皮问道:“陛下,微臣还要说吗?”
“说!”
朱棣冷然道:“朕不因言治罪。”
放你的屁,帐中不少人心中都暗道,不因言治罪历来都是谎言,谁信谁傻逼。
李显穆信了。
大概是真的信了。
他接着说道:“南京距离北京两千里,距离蒙古三千里,其中有长城沿线的塞王,而后就是黄河天险,有上游的秦王,再往下还有周王,有鲁王和齐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