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17章 剑指显穆【2 / 3】

花非花月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礼是河南人,怒目沉声道:“曲阜乃是圣人子孙汇聚之地,怎可让他人统摄?”

“为何不能?”

“这是朝廷对圣人后裔的优待,岂能变更制度?”

一旦说到制度,朱棣立刻就回过神来,“衍圣公之制,绝不能改变。”

大明和唐宋有一个情况是很不同的。

唐朝崇佛。

宋朝则没有经历异族统治。

大明的前朝是异族统治,所以在建立大明后,恢复汉人衣冠、恢复汉人的语言、文字、礼仪,废了很大功夫。

而儒家就代表着汉人。

朱元璋高高举起衍圣公,本质上是要举起孔子的牌位,用来推行儒家教化。

衍圣公制度是朱元璋弥合南北分歧的努力之一,他要向南边证明,北边也是汉土,不是蛮子。

李祺弥合南北的所作所为,本质上是一样的,用他当世圣人的声望,给北人背书,说北人和南人一样,都是读了经典的文化人。

包括元史案等等之事,本质上也是打击江南士人过分自负的文化自信。

随着皇帝的话音刚刚落下,黄淮便立刻出声道:“陛下,衍圣公制度自然不必改变,任用流官也颇为不妥,臣以为,不若使衢州孔氏担任曲阜知县。”

李显穆双目圆睁,直直望向黄淮,二人恰好对视,黄淮毫不忌讳,微微点头颔首。

这让李显穆立刻确定了,此事果然是由浙江文人推动,而后联络了南直隶文人。

至于他们的目的,亦非常简单,用衢州孔氏代替担任曲阜知县,北宗必将大失颜面,而南宗将水涨船高。

原来如此,醉翁之意不在酒。

怪不得方才左都御史陈瑛要提出流官担任曲阜知县那么离谱不可能成行的建议,原来是为了如今这个提议。

对于黄淮提出建议这件事,李显穆的反应并不是很大,虽然黄淮在很多事上站在了他这一方,包括迁都等事。

但即便是盟友间,也不可能事事进退一致。

黄淮是浙江士人,衢州孔氏就在浙江,自元史案后,浙江士人在士林中便一直处于低谷期,甚至六部九卿之中,一个浙江籍的官员都没有。

他一个小小的正五品内阁学士,因为靠近皇帝的缘故,竟然是现在的官面人物。

是以他于情于理,都要借着这件事,为浙江士人振奋一下士气。

李显穆微微叹口气,可惜啊,不行!

他眼神逐渐锐利起来。

出身应天府的通政使赵居任肃然道:“臣以为黄学士所言有理。

曲阜知县不宜选用流官,让孔门自治,乃是尊崇孔门至圣。

但是选用曲阜孔氏子弟担任知县,正如孔成林所说,摄于衍圣公的权势,再加上县中到处都是亲朋故旧,自然难以秉公执法。

选用衢州孔氏后裔担任曲阜知县,其既是孔子后裔,且乃是正本清源后的嫡系大宗,在曲阜又没有亲朋,没有产业等,只要勒令日后的曲阜知县不得在曲阜县中连接姻亲,不可添置产业,自然能够秉公执法。

且可以让南北二宗相互制衡,而且现在北宗有数十个世袭的爵位、官职,可南宗却生活艰难,甚是不妥。

请陛下明断。”

朱棣微微点头,认为这几人说的都颇有道理,又望向他一向重视的智囊团,诸阁臣基本上都认可赵居任所说。

这种众口一词,反而让朱棣犯起了犹疑。

而后一眼便瞧见李显穆在太子身后沉思,顿时一指,对群臣道:“朕这个外甥,十二岁就中了状元,李景和在的时候,曾对朕说‘穆儿有圣人之姿’,前些时日的迁都之议,他功劳颇大,今日不妨听听他说些什么。”

“虽是小儿之言,陛下兼听,亦无不妥。”

左都御史陈瑛笑着应声,众人脸色微微有变,胡广亦笑道,“陈公所言正是。”

因为迁都之议中立下功劳,胡广已然回到了内阁,只是被杨士奇和杨荣所排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