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三篇 故人非我【1 / 8】

砚篱不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成亲

我嫁给了一个太监,此刻正身着嫁衣坐在床前,等待着我那个名份上的老公,整个人还处于懵逼状态。

前两天,我在学校的荷花池看花,不甚落水,醒来就穿越到了这具身体里,还不待我搞清楚状况,就马不停蹄的被这具身体的无良婶婶嫁给了,哦不,准确来说应该是卖给了太监当媳妇。

一个三十来岁的姑姑一路带我回了京城,昨天刚到,今天就穿上嫁衣成亲了。

你问我为什么不逃?

呃,怎么说呢,我也想啊。想想那些穿越文里的女主,一个个的都是聪明绝顶,身怀绝技,手握高端技术,能在穿越的世界过的如鱼得水,对待任何事情都是游刃有余,然后和男主一起并肩作战,经历爱恨情仇,轰轰烈烈,登顶权力顶峰。

但是。

我真就是个普通人啊!

没有特殊技能,也没有身怀绝技,别说一个打三个,打半个都够呛。

不过好在我别的本事没有,审时度势的本事一流,我仔细想了想,在这个男权社会,我一个孤身一人又身无分文的弱女子,就算逃跑了大概率也只能饿死,乖乖听话还能吃口饱饭,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我坐在婚床上,或许是因为我一路以来都特别安分,房间里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感觉肚子好饿,从早上到现在,我粒米未进。

我轻轻撩开盖头,看见不远的桌上摆放着几盘精致的点心。

我撩起盖头,蹑手蹑脚的下了床,轻手轻脚的挪到桌边,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唔,太好吃了。就是有点噎。

我捂着嘴咀嚼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教我规矩的老妈妈说,新娘出嫁前都不让吃东西的。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盯着门口,侧耳仔细听去,原来是门口的两个守卫来换班,两个人嘀嘀咕咕的说着话。

我好奇的将耳朵凑近了门口,听见门口两个守卫压低的声音,

“唉,这位大哥,我听说这不是老爷娶的第一任夫人?是真的吗?”

“你新来的?不知道了吧?这已经是咱老爷取的第三任夫人了。”

“啥?第三任了?咱老爷不,不是那啥……吗,怎么还……?”

“嗐,这有啥,虽然身体残……,咳咳,但是吧,有的是法子……,”

“咦……,怪不得我听说之前的夫人都没熬过三个月就……,不知道里面这个,能不能熬过三个月。”

“三个月?你可知前两任夫人,一个是老爷街头买来的农妇,生的是五大三粗人高马大,一个是宫里贵妃的侍女,背靠贵妃和皇子。这两个人,一个身体好,一个靠山大,都没熬过三个月,就屋里这个?切,不是我说,就这种没身份还瘦的和鸡仔儿一样的,能撑过两个月算她命大。”

“啧啧啧,这也太……太……,既然这样,为什么还办婚礼啊,反正就两个月,还费这劳什子事儿干啥?”

“唉,你呀,真是年轻,这不办事儿,哪儿找理由收礼啊。办个婚礼能花几个钱?还不到礼金的九牛一毛呢。我跟你讲,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门口的两个守卫还在低声絮叨,我半蹲在门口,嘴里叼着饼,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蹑手蹑脚的离开门口,脑子里反复回荡着几个字,“两个月,两个月,撑不过两个月……”

我坐回凳子上,手里的饼被我捏的稀碎,满脑子都是小说电视里那些太监折磨人让人生不如死的变态手段。

呜呜呜,我是想着来当花瓶的,不是玩具的。

我越想越害怕,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不行不行,太吓人了,我不能坐以待毙,逃,必须逃,逃出去了没准儿还有一线生机。”

这么想着,我将床边的红布扯下一块,将桌上的点心都打包上,准备从后窗开溜。

你问我为啥只打包吃的,不顺便带点其他值钱的东西?

我也想啊,但是纵观屋子,值钱的都是些瓶瓶罐罐的摆件啥的,又沉又碍事儿,还是算了。再说,我毕竟是个新娘子,头上戴着金簪子,手上套着金镯子,脖子上挂着金项圈,耳朵上还坠着翡翠耳环,还要啥自行车。

我将袖子裙子全部卷起来,站在窗口听了听动静,好像没人。

我轻轻推开窗户一个缝隙,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瞅了一圈,没人,没人,还是没人。

事不宜迟,我将窗户推开,从窗口翻了出去,当然,我还体贴的将窗户放了下来,我可没那么傻,让人一进屋就看见我从这个窗户口逃了,总得让他们思考两分钟不是,也给我多两分钟的时间跑远点不是。

我知道当务之急是赶紧换身衣服,毕竟穿着一身嫁衣在园子里走,简直就是活靶子。

虽然我才来这里一天,但我还是知道大概的方向滴。

我一路向后院下人居住的地方走去,希望能够偷,啊不,是借,借一件衣服换上。

一个不起眼的院子门口,我扒着院门口的木樨花树往里瞅,咦?没亮灯,应该是没人,院里还有晾晒衣服的架子,看来是个女子住的地方。

我向四处张望一番,没人往这里来。

事不宜迟,我赶紧溜进院里,推开房门。黑灯瞎火里,我看不清,只能借着透过窗子模模糊糊的月光辨认屋里的东西。

我在黑暗中摸索良久,终于在床边的屏风隔断后,我摸到一件搭在上面的衣服,心下狂喜,赶紧把身上的包袱放下,准备换掉自己身上的嫁衣。

却听“吱呀”一声,我惊的手中一抖,正要抓起包袱躲起来,屋内的烛火已经点燃了。

烛火照亮了屋子,自然也照亮了正在作案的我。

我抬眼看去,却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

是带我进京的刘姑姑。

她虽然看似严厉,却不是个坏人。一路上对我颇为照顾不说,还会买些馒头窝头给流浪乞讨的孩子,因此,我对她印象不错。

此刻见是她,我一颗提到嗓子眼的心略略放下一点,垂头叫了一声姑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