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麦子的小事业,如同在严冬里悄然积蓄力量的种子,虽然发展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却也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她在技术改良和厨艺深耕这两个方向上的稳步前进,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自家的生活,也在军属大院这个小圈子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认可,更让她在这个略显单调的时代里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特方式。
而顾沉舟,也从最初的担忧反对,转变为默许甚至暗中支持。他看着自家媳妇儿总能捣鼓出各种新奇实用的小玩意儿,总能将普通的食材变成令人垂涎的美味,看着她在邻里间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有威信,心里那份骄傲和自豪感也与日俱增(虽然他嘴上绝不承认)。他们的小家庭,就在这种温馨和睦、稳步向前的氛围中,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而美好的时光。
然而,时代的车轮,并不会因为个人的小确幸而停止转动。
时间悄然来到了七十年代末。
那些曾经笼罩在神州大地上的阴霾,在经历了漫长而动荡的十年之后,终于开始显露出消散的迹象。政治空气不再像以前那样令人窒息,虽然“阶级斗争”的口号偶尔还会被提起,但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报纸和广播里的主题词。
一些新的、带着变革气息的风,开始从南方吹来,悄悄地渗透到这个相对封闭的军营里。
最直观的变化,是物资供应似乎比以前要丰富了一些。虽然票证制度还没有完全取消,但供销社里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了,以前难得一见的布料、糖果、甚至一些家用电器(比如收音机、电风扇)也开始零星出现。人们脸上的表情,也似乎比以前松弛和舒展了许多,对未来的期盼取代了过去的惶恐和不安。
更让苏麦子敏锐捕捉到的,是政策层面的一些微妙松动。
报纸上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搞活经济”、“允许个体经营”的讨论文章(虽然措辞还很谨慎,范围也严格限定)。一些地方开始试点“包产到户”的农业改革。甚至连部队内部,也开始鼓励家属在不影响军容风纪的前提下,搞一些“家庭副业”,以减轻部队的后勤压力,改善军属生活。
这些变化,对于像苏麦子这样拥有“现代灵魂”和“不安分”内心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和机遇!
她那颗因为时代限制而被压抑了许久的、想要“搞点事情”的心,又开始蠢蠢蠢欲动起来!
之前那些只能小范围进行的“技术改良”和“美食分享”,是不是可以……稍微扩大一点范围?甚至……尝试着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一下?
比如,她改良的那个简易晾衣架,既然那么受欢迎,能不能找个地方(比如部队的家属工厂或者附近的社办企业)合作,进行小批量的生产和销售?就算不为了赚钱,能让更多的家庭用上方便实用的东西,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她自制的那些味道独特的酱料和小咸菜,既然口碑那么好,能不能注册一个简单的品牌(或许还为时过早),或者以“军属互助”、“支援地方建设”的名义,进行小规模的、合法的销售?
再比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要求也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吃饱”,开始追求“吃好”。她那精湛的厨艺和对食材的独特理解,是不是可以有更大的用武之地?比如……开个小吃摊?或者……承包个小食堂?(虽然这在部队家属区实现起来难度很大)
一个个大胆的想法,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苏麦子脑海里冒出来,让她兴奋不已,几乎夜不能寐。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当然,兴奋归兴奋,苏麦子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她深知,虽然政策有所松动,但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的帽子依旧可能随时扣下来。而且,顾沉舟的身份特殊,她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他。
所以,任何“新计划”的实施,都必须极其谨慎,必须在充分了解政策、评估风险、并且……得到顾沉舟的(至少是默许的)支持下进行。
于是,苏麦子又开始对顾沉舟进行新一轮的“试探”和“思想工作”。
她会有意无意地将报纸上那些关于“搞活经济”、“个体经营”的讨论文章念给他听,观察他的反应。
她会旁敲侧击地跟他讨论,如何才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更好地发挥军属的“主观能动性”,为部队和家庭多做贡献。
她甚至会拿出自己新做的酱料或者小点心,让他品尝,然后“不经意”地感慨一句:“哎,要是能让更多人尝到这味道就好了……”
顾沉舟对于她这些“不安分”的小心思,自然是心知肚明。
放在以前,他肯定会立刻板起脸来,严厉制止她的“胡思乱想”。但现在,经历了那么多风雨,他对苏麦子的能力和智慧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时代的变迁也更加敏锐。
他知道,苏麦子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女人。她的才华和想法,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所埋没。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初现端倪,一味地保守和僵化,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他依旧担心她的安全,担心她会因为冲动而惹上麻烦。但他也相信,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苏麦子已经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行事莽撞的小姑娘了,她有分寸,有智慧,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于是,在苏麦子又一次试探性地提出,想把自己改良晾衣架的设计图纸交给家属工厂试试看时,顾沉舟沉吟了许久,最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图纸给我看看。要确保安全,不能影响本职工作。”
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这句话,无疑等同于……默许!
苏麦子心里乐开了花!她知道,有了顾沉舟这颗“定心丸”,她的“小事业”终于可以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了!
时代悄然变化,政策逐渐松动。这对于像苏麦子这样有想法、有能力、又敢于抓住机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虽然前方的道路依旧可能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苏麦子已经做好了准备。她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乘着政策的东风,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而她身边那个虽然别扭但始终是她最坚强后盾的男人,也将在她的影响下,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共同迎接这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他们的日子,不仅会越过越红火,也必将在这个悄然变化的时代浪潮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