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冒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碍事,是额忘了。”
说着,高红军就从兜里摸出一封信递了过来,“给。”
刘青山的心脏,突然砰砰砰跳的有些快。
他下意识的就认为这封信应该是宫雪寄来的……
他赶忙伸手接过,打眼一瞧。
“哈哈哈,高哥,谢谢了啊!”
刘青山瞬间心情大好,喜上眉梢,他的直觉没错,手中这封信的封面上,赫然是那熟悉的字体。
娟秀小巧,精致漂亮。
以及那个很美的名字——宫雪。
看到刘青山这么高兴,高红军就知道这封信对他很重要,他笑着说道:“客气啥,那没别的事,额走了啊,回见。”
“好好,高哥你路上……哎?”
“咋了青山?”
“高哥,你还有别的事没?你能不能等我半个钟头。”
“能!”
高红军答应的很爽快,立刻明白刘青山的意思,“你是想回信让额给你带走是吧?”
“对,高哥英明。”
“哎呦,那可不敢当,青山你去回信吧,额等你一个钟头都行。”
“那真是谢谢了,走,去家里再坐会儿。”
“好。”
看到高红军去而复返,又听刘青山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刘茂财和王凤仪两人再次道谢,热情招呼高红军再坐坐,再吃点瓜子花生。
将高红军交给老爸老妈招待后,刘青山脚步匆匆回了自己窑。
撕啦——
信封被一把撕开,信纸就被捞了出来。
飞快展开!
“青山同志:”
“许久未通音问,想必近来还好。”
“秋深露重,北地可曾飘雪?”
“昨夜读罢《收获》新刊,见君作《乔厂长上任记》赫然在列,不禁抚卷而叹。乔厂长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之语,颇有燕赵慷慨之气,而君笔下改革之艰、人心之韧,尤令我想起在黑龙潭畔,君所言文学当为时代作证之志。今观此文,方知君非虚言。”
“又闻《致橡树》刊于《人民文学》,诗中有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读来齿颊生香。”
“想那木棉与橡树,并肩而立,风雨同担,诚乃人间至美之境!”
“舍友争相传阅,爱不释手,且屡发感慨,诗人写‘根,紧握在地下’之时,是否真见过那样的橡树?诗人是否经历过那刻骨铭心的爱情?”
看到这里,
刘青山目光微眯,他仔细观察片刻,发现这里多了几个很小的点。
这就像是写信之人,写到这里时突然有些踌躇犹豫,不该接下来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又或者是不知道该不该写……
从而手中的笔,下意识的在纸上点了几下。
刘青山心思稍定,继续往下看去……
“近来演出任务繁忙,颇费心神。思及此后恐无暇执笔,今君名动文坛,想必飞鸿踏雪,日日堆叠于青案。”
“故特修此书,一则为君双喜致贺,二则……”
“二则作别。”
“愿君如乔厂长般锐意进取,亦如橡树般得遇知音。”
“祝君笔下生花,如春江潮水,奔涌不息。”
“北风渐厉,望自珍重。”
宫雪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一日。
……
信不长,仅四五百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