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39章 给公社主任当老师【1 / 2】

美的冒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青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不指望刘青松上学上出个什么名堂来,更不指望他考燕大水木,他坚持让刘青松上学只是想让他在学校塑造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这种东西,上学和不上学,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指望待在家里干活,那能塑造出来什么三观?

今天锄了几亩地?

昨天喂了几头猪?

他不希望自己的兄弟,是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坐井观天的人。

不只是对刘青松这样,对于刘红苕、刘劲草、刘浩川等人,刘青山也是这么想的。

诚然,

上辈子这些兄弟姐妹后来都算是混出来了,但那也是他们一一经历过苦难,去外面的花花世界闯荡过,这才混出来的。

就比如刘劲草,他如果不去鹏城搬砖,没有感受到鹏城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蓬勃斗志,以及基建的巨大魅力,他会回来搞房地产?

他不会。

再比如刘青松,他如果不是跟了大哥,那能后来卷了大哥的钱财跑路回来创业?

总之,都得走出去,都得经过历练!

于是,刘青山就找到老爷子刘树德将心里的想法说了一遍……

——咱家的孩子都得上学,上学很重要,不论学的好坏,总之都要上!

其实对于上学这件事,刘树德本身就是支持的。

他自己就是上学的受益者,他当年上过学,能读会写,算是队伍里有名的‘秀才’,于是长官就喜欢将他带在身边,帮忙写个文书、参谋个军情啥的。

在那个混乱的岁月里,每一个识字的人都是极其宝贵的人才。

因此,刘树德在队伍里就混的挺好。

只不过在弯河落户以后,家里穷,真的穷啊,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饶是他有心让孙辈们都上学,也是力有不逮,捉襟见肘。

再举个例子,

刘福来、刘兆丰、刘茂财三兄弟,各个识字,能说会写。

他们没怎么上过学,大多都是刘树德自己教的。

不过现在……

刘树德点了点头,“行,咱家现在条件也好了,能供得起,那就按你说的来!”

两人说定之后,

很快刘树德就召开了家族会议,他郑重宣布:“家里凡是18岁以下的孩子,全都要上学。”

18岁以下的有谁?

刘江河今年17,刘白杨今年16,刘青松今年14,刘苍岩今年11,刘紫苏今年8岁。

刘江河他们四个倒不是从来没上过学,他们几个全都是小学毕业就不上了。

所以,对于他们的安排倒也很好办。

全都塞到初中,让他们去读初中,读完初中继续读高中。

正常来讲,这件事说着容易,办却不好办。

一来他们四个年纪都有点大,二来现在又不是招生季,三来你想进学校就进学校啊?

不过对于现在的刘家来说,这事儿很简单!

简单到,就是一句话的事。

向阳公社的一把手崔阳,是个地地道道的文青,如今已经和刘青山这个大作家处成了忘年交,这点小事他会不帮忙办?

这不,

开完家族会议的第三天,崔阳就又骑着自行车来了,他说他写了一首诗,想请刘青山点评点评,指正指正。

这让刘青山有点无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