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31:每日一骂【1 / 1】

夏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节假期过后,我又回到了北京。开始了我的发单员生活,我对扫楼的工作已经很习惯了,公司的领导也很器重我,同事们一个个的辞职,我却老老实实的干着活。

工作之外,我有了爱情的滋润,心情好了很多,有些不愉快的事情跟曾娜倾诉一下,对方每次都像姐姐一样给我关怀。

有一天,我发完小广告,回到公司办公。前公司的同事陈建在msn上和我聊了起来。他问及了我目前工作的状况,我一下子将这两个月来的苦水都倒了出去。比如,公司老总是一个老太太,一点点职业化都不懂,每天让人出去发个破传单,她带领的公司,一直没有盈过利……

这家公司被我说的一无是处,陈建告诉我,慢慢来吧,有好的机会就跳槽,谁也不会在哪里呆一辈子。

几分钟后,人力资源总监走了过来,我见到她走过来,急忙关掉了msn。对方递过来一个辞职申请表,说:“你签字吧。”

“啊?我没说要辞职呀?”

“公司的网络是监控的,你在电脑前刚聊了msn,老总都看到了。你刚才究竟说了一些什么话?”

我顿时明白了,原来配备给员工的电脑里装了监控软件。那个老太太也真有一套,就怕员工不干活,不懂得在绩效上面进行激励和管理,却懂得在电脑上面进行监控。

接过辞职申请表,我义无反顾的写上了自己的大名,辞职原因上写了“个人发展”的原因。这样的企业,不干就不干吧,自从来了这家公司,没有一件事情是让我觉得满意的。

辞职后,我第一时间把事情告诉了曾娜。她听后安慰了我,并且告诉我,她有钱可以养活我,让我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那一刻,我似乎觉得曾娜就是我老婆了,已经和我站在同一个战壕了。尽管我们还没有过夫妻生活,两个人的心已经成了一家人。

在图书出版方面,我的《迷宫城池》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出版社。现在的编辑们浮躁得要命,对稿子连看都不看,就开始大肆评价,而且说话毫不给面子,越听越气人。

我也给台湾投稿过,台湾大田出版社回复的是,由于近期的出版方向是其他类书籍,所以目前不能够合作,还说期待我日后不吝赐教,希望得到更多我的作品。

人家这么一听,即使被拒绝,我都觉得非常舒服。作者用心写的东西,都不希望被人狠批一通。

大陆的编辑对我的评价是,稿子不合适市场需求,或者说文笔好情节不好,或者说情节好文笔不好,或者说后面好开头不好,或者说开头好后面不好。他们的评价几乎都是没过大脑瞎说的,而且还都是一系列的“杀伤力”的评语。

从小我听老师说,大家伙的眼光是雪亮的。自从我投稿受挫以来,觉得世人太多是盲从和愚昧的。我不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是别人的意见太散,丝毫不集中,而且每个人说的都完全不一致。

我相信英雄所见一般情况下都是略同,而狗熊所见往往是无所不有。王晖也经常关注我的出版进度,我告诉他说,现在每天骂一个,这叫做“每日一骂”。甚至还有一位的编辑,看到我的作品是第一人称写的,立刻说:“对不起,我们不出版个人的自传。”

“这是个人自传吗?这是一部悬疑小说。”

“我就觉得是你的自传。”

……

我知道争论没有用,于是便不说话了。其实,《迷宫城池》是一本很悬疑的小说,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书中主人公“我”在2007年复活节那天有幸得到一部乐谱,名叫“幽灵乐章”。传说,当“幽灵乐章”奏响之际,地狱之门会慢慢开启,黑色的幽灵跑出地狱,带走不听话的孩子。从此,便卷入了一次探索幽灵事件的历险经历中。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后,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找到了线索,这本元朝的游记中记载:当“幽灵乐章”的谜题被揭开的时候,一个惊天的“大发现”浮出水面。传说中的“幽灵乐章”来自一座战国时期的城市,曾经的名字叫做“迷宫城池”。相传,迷宫城池是齐国军师孙膑所修建的边关要塞,城市中街道的设计起源于一种古老的军事“阵法”,即使入侵者攻入迷宫城池,也会方向难辨,困死城中。

战国末期,迷宫城池曾阻挡过秦始皇的大军。穿越2300年的时空,战国时期的迷宫城池究竟位于何方?千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通过层层调查,我终于找到了迷宫城池的遗迹,在遗址中发现了黑色幽灵的标本,它们究竟是什么?跨越千年,迷宫城池遗址的背后,黑色的幽灵、迷宫般的城池,究竟想向我们隐藏什么?每一个丁字路口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玄机?迷宫深处,一切都在继续……

这样一则故事,被人说成了是我的自传?我真的对这帮“能人”无语了。另外,我还遇到一位女编辑自称权威,指点我的书必须做大的修改,要求我把《马可波罗游记》去掉,改成《徐霞客游记》,让故事融入本土的文化。

我听了后,说了一句“天哪”,我是根据情节的需要,才那样写的。难道里面出现一个外国人,就扯到不融入本土文化上了?编辑们有时候根本不思考那些,也不知道作者的用心,直接就给你下指令。

对方还振振有词的说,如果不改正,她们出版社的选题是不会通过的。我问:“是别人那边通不过,还是你这里通不过?”

“都通不过。”

“你让别的编辑看过我的稿子吗?你怎么知道别人通不过?”

“我干这一行好多年了,大多数稿子,我扫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水平。我从没有见过你这样的作者,本来自己作品写的不好,还不听建议……”

我当时使劲儿压着性子,一遍遍的告诫自己“不要骂人”。结果,我还是情绪战胜了理智,骂了对方。我这里指的“骂”不是骂人脏话,咱也是文化人,所说的“骂”就是跟对方激烈的辩驳一场。

辩驳后的结果,大家肯定能猜到,对方觉得我不可理喻,而且还在她们出版社的作者qq群里损了我一番,还把群里其他作者评论我的聊天记录发给我看了看。

她建立的qq群,肯定都是向着她说话的。那些作者们很多人没出过书,希望巴结好编辑让自己的作品得以出版,都是一些为了拍马屁而辱骂我的内容。

我粗略的看了一眼,居然还有人说,不管他叫什么光,把裤子脱光了我照样k。我看了以后,大笑了半天。这些作者们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想出书想疯了?犯得着对一个不相干的人去攻击吗?

本来是一场对作品的探讨,却被他们上升到了对“裤子脱光”的探讨。也有几个编辑来谈稿子,上来就问,是否考虑自费出版。这种方式就是骗作者的钱,让作者掏腰包,自造自销有意思吗?

那一段时期,我和曾娜每个周末都约在一起,在我人生失落的时候,她总会给我力量。我内心里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会成为周围人的骄傲。

不管出版的路子多么艰辛,我相信我有着高人一等的想象力。不管我的求职有多么的坎坷,我相信我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的挫折,只不过是没遇到真正的伯乐而已。我已经渐渐的明白,世界上多数人是没有眼光的,我也不会要求每个人都欣赏我,只要少数人欣赏就够了,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20的人掌握了真理,而80的人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很俗,遗憾的是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很俗。

又来了一位编辑,称他们准备做我的书,问我放弃稿酬是否同意。我想起了《新唐伯虎点秋香》的遭遇,立刻就否决了。第二天,那位编辑又来谈合作,说希望买断我的稿子,买断后印多少本和作者均没有关系了。当我问到买断的价钱是多少的时候,对方说他们买断一本书最多出5000块钱。

出版一本书,最低的印数是5000册,而如果以行业最低的版税7来算,首次印刷作者也得有10000块钱收入。如果加印的话,作者还会再有收益。人家却要求五千块钱买断,这是多缺德的条款。

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上怎么会出现好的作品?后来我才知道,有那么一群人,没有正式的工作,整天闷在一间屋子里,拍着脑袋去想情节,就像生产方便面一样去写书。

那些人每天琢磨什么题材热点,立刻写出来一部这种题材的书,内容都是灌水之作。真正认真写作的人,会把自己的作品视为自己的孩子,每一段文字都是仔细推敲的,根本不忍把作品如此贱卖给一些不懂得欣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