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7章 浮肿蔓延【1 / 1】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春末的太阳像块烤焦的麦饼,挂在村口老槐树上,把地上的黄土晒得发白。沈默轩蹲在张老汉家的门槛上,看着老人蜷缩在草席上,脚踝肿得发亮,裤脚被撑开的缝隙里,皮肤泛着青紫色——这是连续三天只喝清水粥的症状。他悄悄从袖口摸出片灵泉泡过的野苋菜叶,塞进老人嘴里,叶脉间的金斑在舌苔上一闪而过。

“伯,含着,后山的野草根,败火。”沈默轩低声道,“明早我让明珠带碗菜汤来,您可别说出去,免得公社说咱搞特殊。”

张老汉混浊的眼睛亮了亮,野苋菜的清甜在口腔扩散,浮肿的牙龈竟渗出血丝——这是灵泉起效的征兆。他抓住沈默轩的手,指甲缝里嵌着陈年的黄土:“娃,你家的‘神草’,救了咱村二十三条命了,可别让赵铁柱那厮知道……”

院外传来胶鞋踩碎石的声响,沈默轩立刻起身,拍了拍衣襟上的土——那里别着片普通的槐叶,用来掩盖灵泉的草木香。赵铁柱的破锣嗓子响起:“沈默轩,公社让统计浮肿病人,你家要是藏着‘资本主义补药’,老子连锅端!”

他转身看见赵铁柱叉着腰站在枣树下,裤脚沾着后山的红土——那是沈家“试验田”的方向。沈默轩故意露出袖口的野苋菜汁痕迹,苦笑道:“铁柱叔,您看我像藏补药的吗?张伯吃的是我在后山挖的野酸模,您要不信,咱现在去挖?”

赵铁柱盯着他袖口的红痕,想起自家婆娘喝了沈家的“野菜汤”后,浮肿消了大半,喉咙突然发紧:“少废话!把名单给我,别让老子动手。”他接过沈默轩递来的破账本,看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三十七个名字,全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

回到家,沈秀兰正在厨房熬菜汤,灵泉水在铁锅里咕嘟作响,漂着野苋菜、马齿苋和空间里的金瓤薯皮——后者被煮得发白,看不出金斑。三姑沈张氏蹲在灶台边,往汤里撒着槐叶碎,香气混着苦味,正是普通野菜汤的味道。

“小轩,”大姑沈刘氏压低声音,“东头的李婆子又晕过去了,我想给她送半碗汤,可赵铁柱的婆娘盯着呢。”她手里攥着个缺角的陶碗,碗底刻着极小的麦穗纹,“要不装在普通陶罐里,让巧儿送去?”

沈默轩点头,目光落在墙角的竹筐上,里面码着二十个陶罐,外层涂着后山的红土,只有家人知道,其中五个罐底刻着麦穗——那是装灵泉汤的标记。“让巧儿走后山小径,”他叮嘱,“遇见赵铁柱就说摘槐花,筐里的陶罐用槐叶盖住,他不敢搜孩子的东西。”

黄昏时分,沈家院子飘出野菜汤的香味,比往常浓上三分。沈默诚从木材厂回来,肩上的麻袋里装着半袋麦麸——这是用空间松木给厂长婆娘做梳妆台换的。“县上的‘浮肿病防治组’明天到,”他边说边往汤里撒麦麸,“赵铁柱在公社放话,要查每家的‘特殊食材’。”

沈秀兰擦了擦手,从地窖取出五坛腌菜,坛口的麦穗结比平时系得更紧:“我准备了三坛普通酸白菜,两坛灵泉泡的,到时候给防治组的人尝,就说‘土法子治浮肿’。”她忽然看向沈默轩,“小轩,你说赵铁柱为啥突然这么积极?”

沈默轩盯着汤锅里的金瓤薯皮,想起早上在后山看见的脚印——比赵铁柱的鞋码小两号,显然是生人留下的。“怕是县上有人盯上了,”他低声道,“明天防治组来,我带他们去后山,就说野苋菜长在岩缝里,普通人进不去,断了他们的念想。”

深夜,沈家三兄妹在后山的岩缝里碰头。沈默诚摸着新挖的暗渠,水流声掩盖了空间入口的响动:“小轩,我在木材厂听见,县商业局的人在查‘神秘药方’,说有病人喝了野菜汤,浮肿消得比西药还快。”

沈默轩点头,从空间里取出五株带金斑的野苋菜,叶片被他用槐树汁染成普通的深紫色:“明天分给防治组的人,就说这是‘岩缝里的变种’,让他们带回去化验——反正化验室的仪器,测不出灵泉的成分。”

次日晌午,防治组的吉普车停在村口,扬起的尘土里,沈默轩看见人群中站着个戴眼镜的干部,胸前的钢笔别着三枚徽章——那是县商业局、卫生局和革委会的标志。他立刻堆出憨厚的笑,指向后山:“领导,咱村的野苋菜都长在那片岩缝里,我带你们去看?”

检查组跟着他爬了半个时辰,人人气喘吁吁,却只看见普通的野苋菜。戴眼镜的干部蹲下身,指尖触到叶片上的槐树汁痕迹,眉头紧皱:“这叶子的脉络不对,像是人工培育的。”

沈默轩心里一紧,面上却装傻:“领导说笑了,咱农民哪会培育,都是山神爷给的。”他忽然指向远处的赵铁柱,后者正躲在树后张望,“您看,铁柱叔也在挖呢,他家婆娘的浮肿,就是吃这菜好的。”

干部们转身时,沈默轩迅速从袖口抖落片真的金斑苋菜叶,恰好落在戴眼镜干部的脚边。对方捡起叶子,看见叶脉间的金斑,眼中闪过精光,却被沈默轩及时踢进岩缝:“领导,小心滑,这石头上有野漆树汁,沾着要烂手。”

黄昏送走检查组,沈默轩在后山遇见赵铁柱,对方正往兜里塞野苋菜,指尖沾着金斑汁液却不自知。“铁柱叔,”他故意提高声音,“您挖的是‘毒苋菜’,回去得用清水煮三遍,不然要拉肚子!”

赵铁柱手一抖,苋菜掉在地上:“胡、胡说!你家的汤喝了咋没事?”

沈默轩凑近,压低声音:“叔,这菜分两种,红梗的有毒,绿梗的才管用——您刚才挖的是红梗的。”他塞给对方两株绿梗苋菜,叶脉间的金斑若隐若现,“拿回去煮水,别告诉别人,不然山神爷要怪罪。”

回到家,沈秀兰正在给巧儿缝补衣襟,针脚间藏着极小的麦穗纹:“防治组的人尝了咱的菜汤,说要带回去研究,我把最普通的陶罐给了他们,罐底刻着公社的红印章。”

沈默轩点头,望向地窖方向,三姑正在往普通腌菜坛里掺灵泉汤,动作熟练得像在做平常家务。他忽然想起《农正秘典》里的“润物篇”:“善藏者,如春雨润物,看似无形,实则有痕。”沈家的秘密,就像这灵泉汤,混在千万碗野菜汤里,让每个尝到甜头的人,都成了秘密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