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49章 现场观摩【1 / 1】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晒谷场的高音喇叭在晨雾中响起,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惊飞了槐树上的寒鸦。沈默轩蹲在试验田边,用槐叶汁给最后几株空间麦苗染色,金斑麦芒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却被染成与普通麦苗一致的青黄色。他望向远处的人群,看见李富贵的割尾队扛着算盘和量斗,知道今天的观摩,既是荣耀,也是考验。

“小轩,”沈秀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竹篮里装着灵泉泡的野山椒,“把这些埋在田埂下,”她压低声音,“气味能盖过空间黑土的草木香,赵铁柱的狗刚才闻见,愣是绕着走。”

沈默诚正在调试空间松木制成的犁具,犁铧上的麦穗纹被红漆覆盖,只露出极浅的纹路:“县农技站的人盯着犁具看了三回,”他撸起袖子,露出手臂上的红宝书纹身贴,“我就说‘按毛主席教导改良农具’,他们竟信了。”

村口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公社王主任陪着各队队长走来,张副主任的吉普车跟在后面。沈默轩立刻堆出憨厚的笑,指向田头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农业学大寨试验田”,落款盖着赵铁柱的私章和第三生产队公章:“领导们,这是咱队的‘八字宪法’实践田,”他指向五个木架,“深耕、密植、施肥……”

“别废话,”李富贵的算盘珠子打得山响,“把《科学种田日志》拿出来,”他盯着沈默轩的袖口,“听说你们半夜浇地,用的是资本主义的‘神泉水’?”

沈秀兰立刻迎上去,怀里抱着本磨破的日志,每页都夹着枯黄的槐叶:“李队长,您看,”她翻到“灌溉记录”栏,“每天子时三刻,铁柱队长亲自接露水,”她指向远处的岩缝,“陈科长说,这叫‘月相灌溉法’,和大寨人学的。”

赵铁柱适时地掏出旱烟袋,烟锅里装着灵泉水泡的烟丝:“李队长,咱这露水,接的是毛主席语录的精神,”他敲了敲日志,“农技站的同志化验过,说含氮量比普通水高两成。”

张副主任的目光落在麦穗上,忽然弯腰摘下一穗:“麦粒饱满,”他的指尖划过麦芒,那里藏着极小的“柱”字暗记,“听说你们用了‘秘密肥料’?”

沈默轩立刻从田边捧起陶罐,里面装着腐叶土混着槐叶渣:“领导,这是‘革命堆肥’,”他晃了晃陶罐,“后山的野艾、老鸹筋,加上公社的牲畜粪,”他忽然提高声音,“铁柱叔按‘农业八字宪法’翻了九遍,农技站的同志说,这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各队队长开始交头接耳,张老汉的咳嗽声从人堆里传来:“老诚家的麦苗,比俺们队的高半头,”他指向麦秆,“你们看这杆,粗得能当擀面杖!”

沈默诚立刻演示犁具,松木犁在黑土与盐碱土的混合层划出深沟,腐叶土的清香掩盖了空间黑土的独特气息:“同志们,”他的声音混着犁铧入土的闷响,“这犁是咱第三生产队的木匠打的,”他故意让阳光照在犁铧上,反射出极浅的麦穗光影,“开沟深三寸,保准麦苗根须扎得牢。”

沈秀兰趁机展示织布机改良版,机梭上的金斑被槐叶汁染成木色:“姐妹们,”她指向布匹,“这是咱纺织组的‘大寨布’,密度高是因为用了‘神泉水浸纱’,”她忽然压低声音,“铁柱队长说,这技术要传给全县的妇女同志。”

李富贵忽然插话,手里挥着张泛黄的纸:“沈默轩,你家地窖的‘神泉’,是不是和县物资科的陈科长有关?”他的目光落在对方腰间的铜钥匙,“有人看见老陈的货车半夜进山——”

“李队长!”赵铁柱突然呵斥,旱烟袋重重磕在木牌上,“陈科长是来指导科学种田的,”他掏出《特供物资接收单》,“每笔物资都走集体账,你看这编号,和公社的粮囤一一对应!”

张副主任笑了,拍着赵铁柱的肩膀:“老柱啊,这就是‘抓革命促生产’的典型,”他望向麦田,“各队都要学第三生产队,把盐碱地变成米粮仓!”他忽然指向沈默轩,“听说你还有一手木器活?”

沈默轩立刻点头,从怀里掏出个棉桃壳镯子,与玉佩纹路一致:“领导,这是咱队的‘大寨纪念章’,”他指向远处的林场,“松木是林场的同志们砍的,麦秸是晒谷场的边角料,”他忽然提高声音,“每道工序都念着毛主席语录,保准耐用!”

观摩会持续到正午,当张副主任在留言簿上写下“科学种田典范”时,沈默轩看见李富贵的算盘珠子停在“亩产280斤”的位置——那是沈家提前留好的“安全数据”。他知道,这场观摩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沈家与时代的又一次共舞:空间黑土混着后山红土,灵泉水伪装成晨露,连麦芒上的暗记,都与赵铁柱的私章一一对应。

“小轩,”沈秀兰递过搪瓷缸,里面是灵泉泡的麦茶,“张副主任的秘书刚才问我要‘神泉水’,”她轻笑,“我让他拿红宝书来换,就说‘精神食粮比泉水更甜’。”

沈默轩点头,看着试验田边缘新栽的野漆树,树汁沿着叶脉滴落,在地面形成天然的麦穗图案。他知道,当各队队长带着“科学种田经验”离开,当张副主任的吉普车碾过田埂,沈家的秘密,便在这集体的掌声中,在红宝书的挥舞里,悄然成为了时代的注脚。

更深露重时,老陈的货车停在土地庙后巷,车斗里的化肥袋夹层中,藏着沈家连夜转移的空间麦种,每粒种子都刻着与会场木牌相同的麦穗纹。沈默轩摸着胸前的玉佩,麦穗纹在暗处发烫,想起《农正秘典》的“观篇”:“观者,众也。众目睽睽之下,秘藏于众,众皆见而不察,方为大隐。”

晒谷场的高音喇叭再次响起,这次播放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沈默轩望向试验田,月光下的麦苗轻轻摇晃,叶片摩擦声竟形成极浅的掌声节奏。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双眼睛注视,沈家的智慧,终将让每个秘密,都成为集体荣耀中最合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