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645章 不逼你决定【1 / 2】

榴莲披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别逼他!”

“给他时间,也给他人!”

供职堂、赈民司、户册中枢三方合令:

自日起,归正申请不设阻、归籍重新接纳、再归者设“重入通道”,可优先安排,减免考核流程,按旧档继续。

并发文告天下:

“法不诛回头人,治不弃行错步!”

“天下皆可选,秦王府开门等!”

你愿走,去吧。

你愿回,还在。

我们只给一条路,让你来。

不走强,不行逼,不设诱,不建墙。

但你若愿留,那你就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一个真正的大秦人。

南属广溪,秦王府户册中枢设立的“归正通道档案室”正忙得水泄不通。

屋内二十六名吏员日夜轮值,三班倒人不停笔。

所有归正后再次归秦的档案都要重列编号、重新核实、按期入册,标注个人变化、籍地异动、律守履行、职务调整、家庭结构、税赋执行记录一一详录,不可遗漏。

他们处理的不是数字,是每一个真正走过、试过、比过、选过的人。

这些人不是第一次归秦的百姓,而是“看过两国、选定其一”的人。

他们见过吴国的新律,也听过王都的承诺,但最终还是回来了。

他们不是因为理想,而是因为现实。

不是因为信秦王,而是因为信秦法。

不是因为尊主命,而是因为认制度。

归正通道一设开,三日内递交回归申请者达一万六千人,十日突破三万五千,甚至有人已在吴国入仕,直接弃官辞职,带着全家五十余口,一车车地拉着家当再度越境。

他们不再称自己是“逃人”。

而是“归籍者”。

回来的不是百姓,而是整个社会阶层。

从读书人到小商贾,从兵士到旧官,从边郡牙行主到村头教书夫子,从以前在归籍村中当后勤的老仆,到曾在吴国讲律堂任助教的士子,都一批一批回来了。

他们有名、有技、有识、有家。

他们不是最初逃来时的那群苦人。

他们现在,是走过、选过、明白了、认下了。

供职堂干脆将这一批人单列为“回归条册”,设独立管理组,重新审核其旧档、入册后对照其旧绩,视其所守所失,决定是否按旧职、旧地、旧权、旧籍还原。

不是优待,而是制度尊重。

你走过,但你没坏规矩。

你回来,我们不计过失,但不会优先。

该考的考,该训的训,该守的律必须守。

这套体系不为讨好任何人,而是让所有人都明白:秦法不随人转,但法中留你。

吴国归正制度一设立之后,秦王府并未主动对抗,也未发文批驳,而是立即设立“归正后回归者试用制度”,简称“归后条”。

这是一种制度结构上的创新。

它清晰地表达了一点:你可以再回来,但你必须接受曾经离开的代价。

比如你的田地要重新排队申请,你的职务不能一步到位,你的考核时间延长半年,你需要补学一次法课,还要重新登记信用评级。

你不是被抛弃的人,但你也不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是惩罚吗?

不是。

这是提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