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披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七日,他们前往归籍村,看那些从吴国来的百姓,如何登记、如何读书、如何入学、如何耕种、如何轮训、如何入籍。
他们见到七岁童子,在讲堂上高声背诵《大秦律序》:“人之为人,以信为本。
为信者,履其事;履其事者,守其律!”
他们见到六十老叟,持籍卷拜官台口称:“老身无识,如今能识字、得田、有屋,有妻子无忧,求一正籍,以终余年!”
他们见到原吴国边军千总,脱甲入营,抱剑而誓:“我今归秦,不贪勋爵,但求新命!”
观察使团中最年轻者,户部正言吴叙,是位气盛之人。
此时在归籍村亲见之后,深夜独自写下评语:
“吾原谓国者疆土也,今始知,国者民心耳!”
这一晚,吴国使团七人皆不语。
他们不知该如何回报朝廷,因为他们手里只有一张张“秦国已成制”的事实,却没有一句“吴国尚有法”的话能说。
第八日,观察使团返回南安总署。
供职堂为其准备了最后一场汇报答问会,地点设在“政通厅”,这是南属总署内最大的公开厅堂,每月讲政、听民、述职、评吏皆在此堂。
今日主位不设秦王,也无贵官,坐在正首的是三人:供职堂首事,赈民司监察官,操阅营代表。
而坐在底座的,是观察使七人。
两方不设上下,只作对席。
他们不迎不拒,只请吴人一件件问,秦人一条条答。
许怀章发问:“归籍者若反,如何处置?”
供职堂首事回道:“先劝,后警,三次不改,依律逐籍,废权利,遣回原国,不再接纳!”
吴叙发问:“你等授吏,何不设爵?”
赈民司监察官回道:“民未熟,爵不立。
人未安,不谈贵。
先有法,后有名!”
观察使之一李中道提问:“若诸国皆来归,你等可收?”
操阅营代表道:“律不拒人,人皆可归。
但无籍不可得地,无奉法者不得入职,无愿守者不得登堂!”
整个问答之中,不见炫耀,不言强盛。
只有一条主旨:有法可循,有律可守,有人可用。
所有人来,不是投降,是改籍。
不是求庇,是愿入。
不是弃国,而是归制。
这一场对席下来,吴人无言,秦吏不动。
末了,香妃取出南属治理总署所撰《律序三编》、《供职文书条例》、《操阅人法合卷》、《归籍权利义务答册》一共七十四册,奉于吴国使团。
她只说一句话:
“尔等去后,不必为我言语,不必称颂不必辩驳,只需把这七十四册带回!”
“让尔等朝廷亲自看—”
“这天下,已成何制!”
吴国观察使团无人言语。
他们带着这七十四册,离开南安,返程之路上,全程沉默。
他们知道,这份回信,将改变一个朝廷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