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八十章 临时翻译证【1 / 1】

躺平的咸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班时分,陈守信骑着自行车,载着周语慢悠悠地往家走。

“今天怎么样?”周语靠在他背上问道。

“挺好的,”陈守信笑着说,“子轩上学的事有着落了。”

“真的啊?太好了!”周语开心地说,“对了,明天我想去趟医院,做个检查。”

“行,我请假陪你去。”陈守信毫不犹豫地答应。

路过菜市场时,陈守信停下车。“我去买点菜,你在这等我。”

不一会儿,他提着一袋子新鲜蔬菜回来了。“今晚我下厨,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番茄炒蛋。”

周语笑着点头,眼中满是幸福的光芒。

回到家,洪雨薇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到两人回来,她笑着打趣:“这么晚才回来,是不是约会去了?”

“哪有,”周语红着脸说,“就是路上走得慢了点。”

陈守信径直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晚饭。切菜的声音,炒菜的香气,渐渐填满了整个院子。

次日清晨,陈守信站在外事办的小屋前,深吸一口气,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淡淡的烟味扑面而来,两个干事正坐在对面的办公桌后,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房间不大,墙壁刷着老旧的绿色墙裙,斑驳的痕迹透着岁月的沧桑。一盆枯萎的文竹无精打采地耷拉在窗台上,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坐。”右边那位干事指了指面前的木椅,语气不算友善。

陈守信轻轻坐下,木椅发出吱呀一声响,他感觉到两位干事审视的目光在自己脸上来回扫视。

“老实交代”右边的干事突然拍了下桌子。

这一声脆响把另一位干事和陈守信都吓了一跳。三人面面相觑,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干事轻咳一声,整理了下领口的扣子。

“咳,我是说,把你的基本情况交代一下。”干事放缓了语气。

接下来是一连串繁琐的程序。填表、审查、核实身份,每一个环节都走得异常谨慎。陈守信的手心微微渗出汗水,但他知道这些都是必经之路。

等到终于拿到临时翻译证时,已经快到中午了,陈守信的肚子不争气地发出抗议声,他看了眼手表,赶紧往约定地点赶去。

七个人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三个是外事办的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穿着中山装,左上口袋别着钢笔,站姿笔直。其中还有一位年轻女子叶小芳,虽然面容姣好,但眉宇间透着一丝不悦。

余下的四个洋面孔里,有三个是熟面孔。汉密尔顿、威廉姆斯和布莱克森,都是国庆阅兵时见过的杜兰大学学生,他们这次留下来是为了搜集更多的报道素材。

“嘿,伙计们!”陈守信远远地就挥手打招呼。

几个外国青年顿时眼前一亮,纷纷迎了上来。新来的那位金发青年抢先一步伸出手:“你好,我是罗伊。汉密尔顿总说你英语说得好,但我觉得比他说的还要棒十倍!”

“谢谢,叫我费里克斯就好。”陈守信握住他的手,感受到对方掌心传来的热度。

“费里克斯?这就是你的洋名?”汉密尔顿一把搂住陈守信的肩膀,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对,就在刚才想到的。”陈守信笑着说道。

“太棒了!我们可是你英文名字的见证人!”威廉姆斯兴奋地跳了起来,“这值得庆祝,我们去吃点好吃的”

叶小芳站在一旁,眉头微蹙。她可是有留洋经验的资深翻译,前几天因为一些误会被换下,今天特意跟来看看这个所谓“最合适的人选”到底有什么本事。

但眼前这一幕,完全颠覆了她的认知。陈守信穿着一身简单的蓝布裤子配白衬衫,看起来朴实无华。但他说起英语来,却比她听过的任何中国人都要流畅自然,就像是从小在国外长大的一样。

“费里克斯在拉丁语里代表好运。”陈守信解释道,“能有幸再度相逢,我确实很幸运。”

“我们也很幸运!”罗伊张开双臂给了陈守信一个大大的拥抱,一股浓郁的南半球气息扑面而来。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们的领路人了,”威廉姆斯用蹩脚的中文说道,“带我们去吃饭吧,肚子都快饿得咕咕叫了。”

“尝过这道地道美食吗?”陈守信问道。

几个洋人连连摆手,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陈守信同志,我们得为他们的安全负责。”陈卫提醒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伙计们,”陈守信不以为意地笑道,“我带你们品尝这京城最正宗的炸酱面。要知道,没吃过炸酱面,就等于没有真正踏足这座城市”

四个外国青年顿时兴奋地跟着他往外走,脚步轻快。三个外事办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只好赶紧跟上。

“陈同志,我们有车”陈卫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能借几辆自行车吗?”陈守信转身问道,眼神中带着期待。

“这不太合适吧?”陈卫犹豫着。

“有什么问题吗?入乡随俗嘛。”陈守信笑着说,“我带了一辆,他们四个人匀两辆就行。”

最后的结果是,叶小芳坐上了陈守信自行车后座。那个为媳妇准备的软垫,就这样被占用了。她坐在后面,双手轻轻扶着车座两侧,努力保持着距离。

一群外国青年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穿梭,笑声此起彼伏。他们骑得相当熟练,就连车链子掉了都能自己修。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影子被拉得老长。

“这些真是前几天那些挑剔的外国贵宾?”刘志勇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充满诧异。

“你以为外国人不会骑自行车?”陈守信笑着解释,“从童年起就在街头奔波,靠送报纸和牛奶维持生计,自行车不仅会修,还能自己组装”

说完他就后悔了。在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都以为外国人过着天堂般的生活。他们哪里知道,美国中西部的生活其实并不比国内好到哪里去。

穿过几条蜿蜒的胡同,四辆自行车一路疾驰,很快就到了大栅栏的新成炸酱面馆。店面不大,门口挂着“国营新成削面馆”的牌子,虽然现在只是一家普通的公私合营小店,但它日后会成为京城老字号的标志。

推开门,浓郁的面香扑面而来。几个老主顾正坐在木凳上大快朵颐,筷子和瓷碗相碰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陈守信的指挥下,四个外国青年乖乖坐好等着上菜。店里的其他食客都好奇地打量着这群洋面孔,窃窃私语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