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232章 三州风云起【2 / 2】

四更之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的势力版图内,共有七座城池,远非许昭等辈可比。且辖地偏安一偶,周围除了一个严毅之外,再无其他劲敌。又占据了宛陵、春谷两座大城,地理位置、辖地资源、人口等都十分优越。

宛陵是丹阳郡治,也是丹阳第一大城,人丁近十万口,繁荣富庶。春谷则是江东首屈一指的产铜地。仅凭这两座城池,每年便为他提供大量的钱粮。

因此在当前局势下,祖郎不但没有外部危机,反而还处于扩张势力的绝佳时机。而祖郎打的也是左右逢源、广拓基业的念头。

“林外风急,请父亲移步林间歇马。待孩儿烤得这獐肉,与父亲把盏御寒。”祖洪单手提着血淋淋的獐子,收弓下马。

祖郎对儿子的孝顺还是很满意的,虬髯下的大口绽开一抹笑意。山风掠过时,忽然想起多日未见二子祖宇,一边驭马一边问道:“祖宇那小子,怎么十多日未见他踪影了?”

祖洪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眼珠滴溜溜一转,佯装漫不经心道:“二弟近来迷上一个叫做步练师的小娘,听说是追到钱塘那边去了。孩儿近日忙于习练骑射,也不是很清楚。”

祖郎初时不以为然,忽然反应过来,大怒道:“这个畜生,他想气死我吗?速速派人去把这逆子给我绑回来!”

眼下正是他与严毅随时可能翻脸的时候,儿子去钱塘,岂不是羊入虎口?

祖洪低下头,眼底闪过阴谋得逞的狠光,恭声道:“父亲勿忧,孩儿这就赶去钱塘,定将二弟带回。”

祖郎气得胡须直颤。玛德,自己这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了这么两个蠢货。

“你莫去了。”他强忍怒气,目光转向徐预:“季侠,你亲自走一趟,将那孽子带回来。”

徐预躬身领命。

严毅与许贡、王朗之争,不但对祖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连远在琅琊郡的诸葛玄也不能幸免。

诸葛玄本已同意出任豫章太守一职,却因江东的混乱而心生迟疑,如今听闻严许王之争,更是萌生退意。

江东这潭水越搅越浑,非善泳者不能涉之。

朔风怒号,彤云密布,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压下来。千山万壑,顷刻间尽着缟素,唯余寒梅傲然挺立。

诸葛玄屡遭袁术、刘表两方使者相催,不胜其扰,索性携诸子侄踏雪寻梅,暂避尘嚣。

诸葛亮时年十四岁,亦随叔父同行。

他虽是身量未足的少年郎,却已显竹柏之姿。素麻衣袍略显宽大,掩不住通身清峻之气。

碎雪沾衣不拂,负手立于梅树下的少年,恰似一幅水墨丹青,已经有了几分日后羽扇纶巾的翩翩风采。

“叔父,昔年刘景升单骑定荆州,实赖九大因由。其一,持汉廷符节,名正言顺;其二,身为鲁恭王之后,血统贵重;其三,前任刺史王叡死于孙坚之手,荆州无主;其四,董卓乱政,天下瞩目洛阳,荆州反得偏安;其五,蒯、蔡等大族鼎力相助;其六,景升公运筹帷幄,手段非凡;其七”

诸葛亮走到诸葛玄身旁,循着他的目光,望向前方疏密有致的梅花,娓娓道来。

他年少早慧,显露出超越年龄的卓然才识。博览群书而不拘泥章句,观星测雨常有独到见解。谈吐间展露的韬略,令诸葛玄也暗自惊叹,渐渐习惯于在诸事上听取诸葛亮的意见,既是兼听则明,也是有意磨砺栽培自己这个侄儿。

诸葛亮每说一句,诸葛玄便忍不住将刘景升当时的处境拿来与自己对比,愈想愈是黯然,愈想愈是心惊。

“豫章太守乃袁术僭越所封,名器已失其正。我诸葛氏声望止于齐鲁,难达吴楚。况豫章毗邻严毅根基,兵锋近在咫尺。此去非但如临渊履薄,更兼山越猖獗,豪强寡助,恐非立业之选”

诸葛亮条分缕析,将诸葛玄的处境劣势一一剖明。照顾自家叔父面子,没有将他与刘表进行对比。

诸葛玄深深叹了口气,忽然想起刘表的权谋与狠辣,自叹弗如。

刘表初至荆州时,依‘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之策,宴请五十五家宗贼首领,尽数诛杀!

其手段之狠,令人瞠目结舌。

诸葛玄自问没有刘表这样的手段,虽对豫章太守一职颇为眷恋,但也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终是按捺下内心欲望,决定婉拒豫章之事。

数日后,诸葛玄拒绝出仕的消息传至寿春与襄阳,气得袁术与刘表一个破口大骂,一个紧皱眉头。

不过两人盛怒之余,却都没有心思再在诸葛玄之事上大动肝火,只因一场新的战事正在荆豫二州快速酝酿,局势的危急程度丝毫不逊于严许王之争。

这场战事便是刘袁之争。

刘表自从得到严毅出兵的允诺后,便悄然加快了备战的步伐。远在洛阳的李傕素与袁术有隙,看热闹不嫌事大。为了瓦解关东联盟,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逼献帝秘密给刘表下诏,诏令刘表攻伐袁术。

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刘表半主动半被动地开启了伐袁的各项准备。荆州各地兵马频繁调动,运送粮秣器械的车队塞满了官道,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即将到来的战事。

袁术心急如焚,亲自督促治下各地加强战备。刘表听闻袁术动静,不甘辛苦等来的良机付诸东流,也急缮甲兵,袁刘之战已是一触即发。

不过江东的乱象仍是给刘表内心罩上了一层阴霾。为了确保严毅能按约出兵,刘表又命蔡瑁亲赴钱塘,以窥虚实。

严毅巴不得刘表与袁术干起来,给自己平定江东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在蔡瑁的反复追问下,一再拍着胸脯许诺,定会按约出兵。并表示,驻扎在秣陵的一万二千精锐,便是为征伐袁术所准备。

蔡瑁与其说是被严毅瞒过,不如说是被他自己说服。因为蔡瑁同样希望刘表趁袁术虚弱之际,占据淮南,以便蔡氏从中牟利。

得到蔡瑁肯定回复的刘表,仍对严毅的出兵许诺心存疑虑,暗中又与陶谦接洽,力邀陶谦共同出兵。

陶谦病入膏肓,诸事已托付于刘备,于是两位汉室宗亲,便勾搭在了一起。

急于拓展声望的刘备,见到天子诏令后,私下做出允诺,若是条件允许,会从旁协助。

刘表再无顾虑,终于决定对袁术用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