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不了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齐远知道她为何震惊。根据冰层年代测定,这个深度对应的应该是明末清初时期。而猛犸象,理论上在商周时期就已灭绝。
\"取样,快!\"地质学家老陈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可能是改写生物史的发现!\"
但齐远没有动。多年的量子考古直觉告诉他,这枚象牙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他小心地用手套拂去表面的冰霜,露出更多细节——那些纹路不是自然生长痕迹,而是人为刻制的线条,排列方式异常规律。
\"不是生物标本。\"齐远对着通讯器说,\"是人为制品。准备量子扫描仪。\"
回到临时搭建的科考帐篷,团队立即对取样进行分析。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第一组数据出现在屏幕上时,整个帐篷鸦雀无声。
\"每道刻痕深度0618微米。\"小林的声音发颤,\"精确到纳米级。黄金分割数。\"
老陈推了推眼镜:\"明代工匠怎么可能\"
\"继续扫描。\"齐远命令道,眼睛紧盯着屏幕上逐渐成形的三维模型。那些刻痕在数字重建下,显露出更为复杂的结构——不是简单的线条,而是由无数微小凹槽组成的螺旋纹路。
当量子成像系统完成全息重构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一束圆偏振光照射下,象牙表面投射出一个三维账簿的全息影像,悬浮在空气中,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
\"这是\"小林调出数据库进行比对,\"明代两淮盐运司的账簿形制!\"
齐远走近全息投影,小心地\"翻动\"那些虚幻的页面。账簿条目以工整的楷体悬浮在空中,详细记录着盐引数量、运输路线和税银数额。最古老的一条可以追溯到万历四十五年。
\"等等。\"齐远突然停下动作,\"天启七年到哪儿去了?\"
团队成员面面相觑。账簿从天启六年直接跳到了天启八年,中间缺失的年份在时间轴上留下一个刺眼的空白。
\"系统故障?\"老陈检查着设备。
齐远摇头,调整偏振光的角度。当光线倾斜到四十五度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原本空白的位置突然闪现出几行模糊的文字,但转瞬即逝。
\"量子加密\"齐远喃喃自语,\"有人用光学拓扑原理隐藏了这年的记录。\"
小林迅速调出历史资料:\"天启七年,正是魏忠贤废黜辽东盐铁使的那年。\"
帐篷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巧合意味着什么——消失的盐税数据很可能与明代最臭名昭着的宦官专权有关。
\"看这个。\"老陈突然指着象牙的横截面放大图,\"螺旋生长纹和盐引上的防伪螺纹几乎一样。\"
齐远对比数据库中的明代盐引样本,心跳加速。那些为防伪而设计的复杂螺纹,竟然与猛犸象牙的自然生长纹路高度吻合。这不是巧合,而是精心设计的双重编码——生物特征叠加人为刻痕,创造出几乎无法伪造的防伪技术。
\"我需要更高精度的量子隧穿扫描。\"齐远下定决心,\"准备氦离子显微镜。\"
当设备就位,象牙最细微的结构终于暴露无遗。在百万倍放大下,刻痕内部呈现出更加惊人的景象——每一道凹槽底部都有纳米级的量子点排列,形成某种信息存储结构。
\"这是\"小林瞪大眼睛,\"量子存储器?明代怎么可能\"
齐远突然想起一个冷门史料:\"《天工开物》记载过一种"冰鉴术",用特殊处理的象牙在极寒环境下保存信息。我一直以为是传说\"
随着扫描深入,一个更令人不安的发现浮出水面。那些被加密的天启七年数据,在量子层面上其实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被\"折叠\"进了高维空间。只有在特定能量状态下,才能短暂地\"读取\"。
\"就像薛定谔的猫\"老陈惊叹道,\"既是存在的,又是不存在的。\"
齐远调整设备参数,尝试用不同频率的激光激发那些量子点。经过三小时的努力,一段残缺的信息终于被提取出来:
\"辽东盐课三十万引,实发不足三成九边军饷亏空魏公命焚原册,另造虚数\"
帐篷内鸦雀无声。这段文字直指明代盐税体系崩溃的核心——系统性贪腐。魏忠贤不仅废黜了阻碍他敛财的盐铁使,还下令销毁原始账册,制造假账。
\"所以有人\"小林咽了口唾沫,\"把真相藏在了这枚象牙里,然后把它"种"在冰川中?\"
齐远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帐篷外,望着暮色中的冰川。四百年前的某个冬日,一个或一群不畏强权的人,冒着灭族的危险,将真相编码进这枚特殊的\"账本\",然后把它藏在了时间胶囊般的冰川里。他们知道,终有一天,技术会进步到能解读这个信息。
\"队长!\"小林突然惊呼,\"你快来看!\"
回到设备前,齐远看到屏幕上的数据正在发生奇异的变化。在量子层面,那些信息点开始自发重组,形成一个新的图案——一个复杂的官印图形。
\"这是\"老陈调出明代官印数据库进行比对,\"辽东盐铁使的私印!\"
齐远感到一阵战栗。这枚门齿不仅是账本,更是一封跨越时空的举报信。那位被废黜的盐铁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或许来自某些不为人知的科学传承——将自己的冤屈和真相封存在了这枚象牙中。
\"我们需要把发现上报\"小林犹豫地说。
\"不。\"齐远斩钉截铁地打断,\"先做全面备份,包括量子态数据。这次我们要确保真相不会再次被埋葬。\"
他望向帐篷角落的安全箱,里面存放着象牙样本。四百年前,有人用勇气和智慧对抗强权;今天,他们这些科学家成了那段历史的解读者和继承者。冰川保存了秘密,而量子技术揭开了它,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讽刺与必然。
夜更深了,昆仑山脉的风声如泣如诉。齐远坐在电脑前,继续解码那些来自明朝的量子信息。他知道,每破译一行文字,就是在为一段被刻意抹去的历史平反。而关于天启七年盐税的全部真相,或许就藏在这枚猛犸象门齿的下一层加密中
3 盐税坍缩(分形自毁)
崔九指的左手小指是在天启七年被砍掉的。
那一年冬,晋商八大家联合作保,他作为祁县范家的账房,亲眼看着掌事用一柄薄如蝉翼的刀片,将自己那根记错了三引盐税的手指齐根切断。血溅在黄花梨算盘上,珠子染成了暗红色,从此再拨不干净。
此刻,那根残指又在隐隐作痛。崔九指知道,这是变天的征兆。
\"九爷,新到的银票。\"学徒恭敬地递上一叠青灰色票据,边缘在烛光下泛着奇特的锯齿状光泽。
崔九指用四根半手指接过,指腹传来异常的触感。这些银票比往常的厚,边缘的锯齿排列成某种令人眩晕的图案。他眯起仅剩的右眼——左眼在三年前验看私盐时被蒸气熏瞎了——突然发现那些锯齿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大齿套着小齿,小齿又套着更小的齿,层层叠叠,无穷无尽。
\"科赫雪花\"他喃喃自语。年轻时在钦天监偷学的西洋算法突然跃入脑海。这种分形结构不该出现在崇祯元年的银票上,更不该精确到如此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