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刀盾兵的训练,相对而言,那可真是小菜一碟。
让他们舞刀弄盾,左挡右劈,虽说一开始也会手忙脚乱,但没过多长时间,基本都能像模像样。
可这鸟铳的射击训练,那简直就是个大麻烦,堪称 “老大难” 问题。
这难,并非士兵们都是 “神箭手” 的反义词 —— 怎么都打不中靶心,而是训练火器这事儿,那成本高得吓人。
在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鸟铳,那铳管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
用工部造办处的匠人曾私下嘀咕:“一根精铁铳管的寿命,比南京秦淮河花魁的恩客还短。
每天打个几次,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就跟那被榨干了的老牛,罢工不干了。
重新锻造枪管,从开炉锻铁到钻孔打磨,没个把月甭想见着成品。
大批量下来,所需的银子也不少。
而且这个射击训练,没有大量的弹药量是不要想出来的。
铅子可以让堡内工匠造一些,不过武长风现在的子药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购买。
银钱与子药原料问题,严重制约着武长风火器兵的发展。
不过武长风相信这个问题自己有办法解决,军中的那些鸟铳手,武长风还是让他们尽情练习。
此时在堡外那个还是非常简陋的较场上,火铳的击发声音啪啪不绝。
武长风正站在一队士兵面前看一个鸟铳兵在射击。
那个鸟铳兵或许只有二十出头,脸长得圆乎乎的,颇为白净,不过神情却是专注,众人站在自己身后仍是恍然未觉。
他熟练地装好子药铅弹,然后眼睛瞄那照星,对准前方五十步外一块靶子扣动了板机,“啪”的一声响,却是命中。
然后他又试射了两枪,又是命中。
“好!” 周围的人见状,齐声大喊,那声音震得人耳朵都快麻了。
武长风心里也清楚,自己现在这队伍,跟那大名鼎鼎的戚家军比起来,那还差得远。
所以训练鸟铳时,也不敢要求太高,就在五十步外立个靶子。
不过训练标准倒是一样,三发全中为上等,三发一中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为不合格。
这位鸟铳手连射三铳都中,真是神射手。
武长风招来这鸟铳手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那鸟铳手射击时果断专注,可面对武长风等人,却瞬间慌了神,紧张得双手不自觉地摸着衣角,声音也显得有些细气,恭恭敬敬地回道:“回大人,小的叫吴安,乃是蔚州人氏。”
武长风点了点头道:“你射得不错,本官要奖励你,来人,有赏。”
武长风赏了那鸟铳手吴安一钱银子,然后又在较场内到处巡看那些军士训练,同时心里还盘算着一个问题。
这批制造出来的鸟铳大多合格,而且铳口定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标准。
质量的优良使得鸟铳手在训练时可以放心地托着铳身,贴近铳尾仔细瞄准,这命中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不过虽是如此,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还是显得慢些。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太慢了。
就拿刚才吴安来说,差不多一分钟才能射出一发,其他鸟铳手就更慢了。
明朝鸟铳的射击步骤可不少,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火绳,一步接着一步。
熟练的射手,平时也就一分钟能打一发,有些普通鸟铳手,到了战场上,一紧张,手忙脚乱的,火药有时候倒多了,有时候又倒少了,能两分钟射出一发,那就谢天谢地了。
就这速度,骑兵都能冲锋过来砍好几个人头了。
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办法造出燧发火铳,不过可以在鸟铳的装填速度上想想办法。
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有一定的定制,比如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
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
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武长风想到了后世的纸筒定装火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