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点意思。颜幼成眯眼看戏。
柳憕吸了一口气,怒气值噌噌噌往上升。
王扬忙道:“柳兄,你别和她一般见识!她发音有点困难,吐字不清,所以羞于开口”
柳憕道:“原来是这样”
“公子,我吃好了。”
陈青珊把空碟放到王扬桌案上,声音清亮,吐字清晰。
柳憕:???
王扬:???!
真是天然呆啊!!!
“这句怎么说得这么好?也是奇了”王扬神色尴尬。
柳憕冷笑饮酒。
庾黔娄见气氛有些不对,便转移话题道:“颜公子,令兄去岁出使北虏,现在已经回来了吧?”
“回来了,这次行程比较快,两个月前到的建康。”颜幼成顿了顿,环视四座,一脸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我兄长他们到的时候正赶上北虏元旦朝会,碰到了高丽使者。”
柳憕斜觑:“这有什么稀奇的?高丽人向来首鼠两端,两头讨好。”
颜幼成对高丽也是大为不满:
“先帝在位时高丽人来朝,先帝给高丽王赐号骠骑大将军!咱们的大将军跑北虏那儿朝贡,这算怎么回事儿!”
谢星涵道:“高丽来朝,不过贡些特产礼品,但他们给北朝上贡,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柳憕语气微嘲:“是啊,一年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
谢星涵父谢朏如今做中书令,柳憕父柳老国公去年刚卸任的尚书令,中书、尚书两省最高长官,向来被称为宰相。所以谢星涵、柳憕都算是相门子弟。
故而一说起这个话题,两人都有些内幕消息,比如高丽给北虏上贡的具体数额,庾黔娄虽是地方中层官员,颜幼成兄长虽然才作为副使出使北齐,却也是不知道的。
颜幼成听了大怒,一拍桌案:“我就说嘛!北虏怎么对高丽人这么好!这次朝会排座,居然让我兄长他们和高丽使臣连坐!”
————————
注:《魏书·高句丽传》:“后贡使相寻,岁致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
南北朝时,高句丽改国名为高丽,当时中华指称其国时亦新旧名混杂而用,南朝官方文书中称呼“高丽”的较多。学界习惯称其为“高氏高丽”。也就是本章中几个贵族少年谈论的高丽。它的疆土大概是东北部分地区加朝鲜半岛北部。和几百年后建立起的王氏高丽不是一个。
古代坐席分为连坐和独坐,设置独坐是比较尊重的坐法。
东汉朝会时,百官联席而坐,光武帝特诏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三位重臣专席而坐,所以京师号曰“三独坐”,表尊崇之意。
现在北魏让南齐使臣和高丽使臣连坐,明显是贬抑南齐的做法。
柳憕冷哼一声:“北虏猖狂,高丽亦不知天高地厚。”
庾黔娄推测说:“这是为了报复上次李彪出使我朝,正副使不许登殿的事吧。”
颜幼成伸出两根手指,在空中用力地划了几下:
“不让李彪登殿,还不是因为他家世寒卑,以致有贵庶之隔!要是北朝派正宗的高门士族来,岂有不让他上殿之理?”
谢星涵凝神思虑,沉吟道:“北虏这是一举三得,一是贬我朝正统,二是笼络高丽,三是挑拨我朝和高丽之间的关系。”
颜幼成气愤难平,声音渐高:
“我大齐对于这些胡虏实在是过于优厚了!往年魏使每来,我朝哪次不优礼崇之?安置虏使,未尝与诸小国同列!即便他李彪非衣冠之辈,不能入殿,但他离境时,天子亦以殊礼相送,亲至琅琊城,命群臣赋诗送别!可他们是怎么回报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