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68章【1 / 1】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简单来说是从汉代开始,《尚书》出现了两个版本:

一个是由历经秦汉两朝的老儒生以先秦古本为底本,口述传授,再由汉代通行的隶体字写成,是称《今文尚书》。

另一个是从孔子家宅的墙壁中发现的,用秦汉之前的古文字写成,是称《古文尚书》。

关于哪个版本是权威的问题,两汉学者争得如火如荼,由此衍生出不同的诠释方法和学派,到了东汉后期,才逐渐有合流之势。

可是在东晋时,有人又献了一本《古文尚书》,并声称这才真正的古本!全书共有五十八篇之多!其中还有二十五篇是前所未见的!所以此书一经问世,便成为了权威版本,促使《古文尚书》之学大兴,这也是王馆学要裁撤郡学,成为荆州唯一官学的底气所在。

王扬心知其中曲折,也很想帮刘昭的忙,可这里牵涉不少问题。

————————

注:学界有一种意见认为《今文尚书》在两晋之交已经亡佚了。其实未必。不说主流意见《今文尚书》托《古文尚书》而传,也不说民间私藏这种无确证的推理,单说《隋书·经籍志》载有《一字石经尚书》六卷,所谓“一字石经”即汉灵帝时的“熹平石经”,当时《今文尚书》是官学,所以刻的便是《今文尚书》。唐修《隋志》载之,可见唐初官方图书馆(即秘府)尚可见今文尚书拓本,所以亡佚之说太过绝对。

且不说王馆学的创立者就是那个大大有名的豫章王,而主事的祭酒是河东柳氏,如果自己真的出战,会不会得罪这些大人物?

单说自己是个黑户,还顶着琅琊王氏的冒牌身份,就不该引人注目。

刘昭看王扬为难,叹道:“我知此事甚不易行,毕竟王爷原本倾向王馆学,所以虽然许以十万钱为胜者酬赏,其实不过——”刘昭说到“十万”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得很含糊。

“多少钱?”王扬立马来了精神。

“十万,奖给胜者。若之颜取胜,这十万钱便是你的了!”刘昭劝诱道。

王扬有些心动,

自己穿越而来,一贫如洗!连衣服都是借钱买的,现在总共欠了刘昭一万六千两百钱!

就算刘昭不着急自己还钱,那总不能一直在别人家白吃白住吧。

想到此处便问道:“先生方才说挂籍是什么意思?”

刘昭见王扬意动,忙解释说:“就是把你原来的户籍做个转借,先挂在荆州,然后才能入郡学。”

同时心道:之颜连挂籍都不懂,看来真是一直埋头学问,不太通世务啊。

王扬想了想,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看看刘昭是否能帮忙解决户籍的事,他斟酌着用词,轻声问道:“可是如果我没有户籍怎么办?”

刘昭吃了一惊:“没有户籍?什么叫没有户籍?你不是住在义兴吗?难道没上户籍?”

王扬长叹一声:“不是我不想告诉先生,而是此间事殊不足为人道。”

“抱歉抱歉,是我唐突了。”

刘昭很自然地便联想到这可能涉及琅琊王氏的家族隐秘,豪门恩怨,并自行脑补了一出关于私生子的大戏。

“所以即便我愿意入郡学也没办法。挂籍起码得先有原户籍吧。”王扬试探说道。

刘昭一看有戏,立即问:“如果能解决户籍的事,你愿意代表郡学,出战王馆学吗?”

王扬正色道:“我必尽全力,不负先生所托!”

刘昭大喜,可很快便忧愁起来:若是为寻常无户百姓办理入籍,那自然不难,但之颜可是士族啊!这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