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时候,大臣与太后之间权力才能重新找到平衡。
左相都同意了,其他大臣自然也不敢反对。
见无人反对,香君很高兴,立刻就将诏书公告天下。
官员们生怕给太后背锅,所以这“好名声”就给太后自己担着了。
到时候,天下大乱,这罪名,也太后自己担着便好。
也有几个对香君忠心的官员来劝她,香君却是孤注一掷,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免除这三年赋税。
然而,就在这封诏书昭告天下之后,香君又颁发了第二封和第三封诏书,这两封诏书,让诸位大臣,彻底发现,自己被太后给耍了。
(四)
香君颁发的第二封昭告天下的诏书,虽然有些让人震惊,但也还没有让百官愤怒。
因为,这封公告天下诏书,说的是要给百姓分田。
之前皇帝杀藩王和袁好女杀世家,让香君手中的得到了不少无主的田地,这些田本应该都变成官田。
但是香君却打算把这些田地全部“卖”给百姓。
这些天,要严格按照户籍来卖,只有名下田产不超过五亩地的,才能购买,并且一口人可以最多可以买五亩地,但无论男女,都享有一样的政策。
若是没有钱也没关系,可以先欠朝廷的,朝廷不收利息。
买地的钱,可以三年后再开始偿还,可以用粮食来偿还。
若这三年遇到了天灾,还不起田地的钱,便再顺延三年开始偿还。
这三年里,百姓自己开荒的田地,也都归开荒的人所有,但每人最多只能享有五亩开荒的田地。
开荒的地,和朝廷售卖的地,可以分开计算,这样下来,一人最多可以拥有十亩免税的地。
这封诏书,其实是动了官绅的利益的。
因为百姓若是有自己的地,谁还愿意种他们的地呢?佃农们,只怕会纷纷想办法找朝廷买地。
但仔细想想,官员们还是觉得,这个诏书根本推行不了。
不收百姓的粮食,朝廷收税本来就难,还把唯一能收粮食的官田还分出去了,年底只会更没有银子。
到时候,官吏们闹起来,朝廷不能运转,太后就只能重新废掉自己的国策。
可重新再收税,可就难了,答应百姓的事情,出尔反尔,定是要出现民变的。
香君其实也知道这些,她想看看,这些老臣们,会不会出言提醒他,但是不出意料的,竟然这些老东西们都集体沉默了。
果然啊,这些老东西,一辈子就只知道斗,为了斗赢,什么都不管,就是天下大乱了,也是他们的权力斗争更重要。
不愧是狗先帝带出来的大臣!
……
只不过,香君很欣慰,倒是也有人在替她操心。
袁好女在江南杀了不少人虽说分了不少东西出去,但是大部分都还是留下了的。许焕文已经把全部充公的资产登记在册。
古董字画什么的,比较难换成银子,先按下不管。
但这些大家族家里抄出来的现银,都有数千万两。
许焕文不敢私吞,要运回给朝廷。
运回来肯定是要运的,但香君让他暗中运送,别让人知道了。
香君自然是知道她手上马上就要有银子了的。
当初在江南顾家的时候,她就看过顾家的账本。
大齐百姓也穷,皇帝也穷,那钱到底去了哪里?
那一刻,香君便知道,钱去了哪里。
后来让袁好女杀去江南,一方面是为了集权,一方面就是为了搞钱。
但此事,她决定先瞒着大臣们,因为她还有第三道诏书要颁发。
第三道诏书便是,从今年起,朝廷改收商税,虽有商业税收提到三成。
而且,香君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除了传统的商业之外,别的一些交易也要收税。
比如说,自己家种地自己吃,这个自然是不用交税的。
但是自己家地里的粮食卖出去,就要交三成的税收。
这个商税其实很难收明白,因为百姓的交易是很小的。
那些很难逃避税收的,反倒是变成了那些有大量田地的大户。
那都是那些官绅们。
原本他们的地是不用收税的,太后也没有废除祖制。
但这一个商税,硬生生把他们不用交税的地,都变成了要交高额赋税的地了……
到了此时此刻,那些官绅们才知道,太后这三道诏书,是冲着他们来的。
终于,老实了许久的官员们,坐不住了。
这道诏书颁布的第二日,香君桌上的奏折,就堆成了小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