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262章 情势危急【1 / 1】

二七塔下胶底布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京往南十五里有个曹家堡子,大财主曹万里家趁几百顷地,这年月没有化肥、复合肥什么的,这些地主老财们需要向城里购买粪肥。

伪满洲国时期的城市粪便清运体系具有明显的殖民剥削特征。

日本殖民当局通过设立垄断性机构控制城市卫生管理权,其中哈尔滨的典型案例显示,&34;东亚商事株式会社&34;与&34;清扫株式会社&34;等日资企业以征收&34;卫生捐&34;为名实施经济压榨。

这些机构采取双重剥削模式:一方面向市民摊派高额卫生费用,另一方面以极低薪资雇佣劳工从事高危作业,粪便运输过程中普遍存在露天发酵、防护缺失等职业危害。

在通辽等中型城市衍生出&34;国际运输株式会社通辽出张所&34;等分支机构。档案显示,此类机构实行差异化收费制度,对机关单位按垃圾量阶梯计价,而对普通居民则强制摊派固定费用。

1940年《满洲日日新闻》披露,大连卫生组合联合会的年度利润中,72来源于粪便转售给近郊农村作肥料产生的收益,印证了殖民当局将城市排泄物转化为农业资本的本质。

这种卫生管理体系实质是殖民统治的延伸工具,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控制城市基础服务强化殖民权威、利用资源垄断进行经济掠夺、借助环境治理实现人口管控。

现存奉天省公署档案中,超过30份劳工诉讼案卷涉及粪便清运企业的工伤赔偿纠纷,充分暴露该体系对底层劳动者的系统性压迫。

&34;东亚商事株式会社&34;与&34;清扫株式会社&34;等机构虽然承担了城市粪便清运的职责,但它们的运营方式和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日本殖民者的利益和需求,而不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

江河让小伍子挂靠了新京的一家“清扫会社”,打造了二十几辆粪便清运车,还雇了二十几个清运工。

这天,江河亲自骑马带队,领着小伍子押着一长溜粪车浩浩荡荡向新京城外走。

粪车木轮碾过新京出城的黄土道,轱辘缝里甩出的粪渣子引来成团的绿头苍蝇。车把式的破毡帽檐往下滴着汗,后脖颈子叫马缰绳磨出血棱子——那匹老马自打闻着车上的秽物味儿就直打响鼻,畜生比人更晓得这腌臜营生要命。

&34;站住!粪车往哪蹽呢?打开,老子要检查!&34;

道卡子横着两根裹铁皮的刺槐木,四个戴战斗帽的警备军(伪满洲国成立后,为了维持治安,设立了多个警备军。这些警备军最初是由地方武装、土匪等改编而成,后来逐渐整编为正规军。警备军包括兴安东、西、南、北等警备军,以及后来设立的各军管区警备军。这些警备军分别驻守在伪满洲国的不同地区,负责当地的治安和警备任务。警备军的主要任务是镇压当地民众的反抗运动,维持治安,以及协助日军进行军事行动。)从岗亭里钻出来,领头的络腮胡腰带上别着王八盒子,络腮胡子里还沾着早上喝的苞米面糊糊。江河瞥见岗亭后头新栽的桩子,上头挂着个血葫芦似的脑袋,肯定是被这伙人抓住的抗日分子。

小伍子攥鞭杆的手直打颤,车辕上挂的铜铃铛跟着哆嗦出碎响。

三江好跟在最后一辆粪车后头。

江河打马上前,“老总,俺们是给曹家堡子拉‘夜香’的!”

注:粪便在传统农业中被称为&34;黑金&34;,因含氮、磷等元素是重要肥料。宋代《梦溪笔谈》记载汴京&34;粪业者聚众万人&34;,明清时北京&34;粪道&34;成为可继承的产权,民国时期上海粪霸杜月笙曾控制法租界粪便专营权。

因白日市井喧嚣不便作业,且减少气味扰民,收集粪便多在深夜进行,故称&34;夜香&34;,

工具:木质粪车(带密封木盖)、杉木粪桶或金属桶(防渗漏)、长柄粪勺(铜制防腐蚀)

&34;香货&34;指新鲜粪便

&34;黑老虎&34;代指粪霸

&34;走夜河&34;即收粪路线

&34;挑灯花&34;谓粪勺舀粪动作

张爱玲《怨女》用&34;夜香车辘辘声&34;象征压抑的市井生活

老舍《骆驼祥子》通过粪场描写展现底层挣扎

……

“都站住,例行检查!”

江河翻身下马,示意厢体上糊着大小便,散发出臭味的粪车说:“各位军爷,你看这埋里巴汏的……”

他特意撩起车帘子,仲春的日头把粪汤子晒得直冒泡,绿莹莹的沼气&34;噗&34;地窜起半尺高。带队的络腮胡捏捂着鼻子退了两步。

“少废话,把上面的盖子打开!老子要亲眼上去看看!”络腮胡子拿眼瞥着江河:“上锋有令,说去年在冰城,就有人拿粪车运了上千斤烟土进来,老子可不能让人故计重施!”

江河掏出烟陪笑:“那事我也听说了,可人家是从城外往城里运,咱这个从城里往外运,咋可能装那些东西呢!”

“你废话这么多,是不是粪车里有什么猫腻啊?”络腮胡子一双大眼叽里咕噜转着,忽地命令手下:“拿家伙盯着这些人,我怕咱们真的要碰上借粪车挟私的了!”

随着“忽忽拉拉”的拉栓声,几支辽十三对准了江河、小伍子和一帮子赶粪车的车把式。

回来接应的三江好下意识地把手伸向怀里。

情势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