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127章 再遇【3 / 3】

不如退而结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多谢秦五小姐告知此事,若小姐口中所说之事俱是真的,卫辞就欠了小姐天大的恩情,以后必报此恩。”

听到卫辞的话,秦妙清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笑容。

卫辞相信她了,接下来等他回到青州就知道她若说全部为实,她是真的在帮他。

秦妙清对卫辞道:

“只要你肯信我就好,此次一别,再见就要后年京城了。

届时卫公子一定已经金榜题名,成为我大周开国以来,第一个六元及第者。

妙清在此祝卫公子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说完秦妙清羞涩一笑,转身就走。

看着秦妙清的背影,卫辞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说出来可能有点普信,但秦妙清这副模样,卫辞再傻也看了出来,这姑娘可能喜欢他。

否则怎么可能仅凭一面之缘,就透露给他那么大的朝堂之事,最后更是把自己的闺名都主动说了出来。

要知道在古代女子的闺名是绝不可肆意透露给外男的。

可这世上真的有姑娘仅凭一面之缘就爱上一个外男,甚至不惜把朝堂秘辛都透露给他吗?

卫辞不理解这种心态,且他很快反应过来,秦妙清的消息来源绝不可能是他所说的,在父亲书房外偷听到的。

原因很简单,靖南王远在江南,跟他侄子赵王又不交好。

靖南王如何会得知赵王暗中用私盐谋利?

且为了事情暴露,还要栽赃林家科举舞弊?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靖南王与赵王暗中在谁不知道的情况下交好。

赵王栽赃林家,也没必要告知靖南王。

因为靖南王的领地是江南,青州的事他又插不上手,更帮不上忙。

赵王把此事告诉他做什么?这种事难道不是越少人得知越保密吗?

当然这种事也更不可能是靖南王查出来的,因为靖南王离开京城已经很多年了。

就算在京中留有势力,这势力也绝不可能跟豫章林氏相比,更不可能与皇上相比。

若是靖南王都能查出的事,林氏和皇上一定也能查出。

可是秦妙清刚刚言之凿凿,连青州此次乡试未上榜的学子会关十天半个月放了,上榜的可能会丢命的判决结果都知道了。

她这根本不是偷听到某事,然后担忧卫辞受连累,所以特来告知的描述方法。

反而更像是亲眼看到或者亲耳听到了某事的最终结果,然后才告诉别人的描述方法。

否则她如何就敢肯定赵王陷害林家一定会成功。

又如何肯定科举舞弊陷害事件成功后,朝廷会大规模牵连学子?

自古科举舞弊事件主考官的确都难逃一死,亲族也都会跟着或抄家流放,或满门抄斩。

但是对于学子的处置却很少大规模牵连,连不上榜的都抓。

毕竟能参加乡试的也都是秀才,大规模牵连会闹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安。

当局者一般是抓大放小,恩威并施,参与作弊的学子难逃一死,还会牵连家人。

但连榜都没上的学子也要被抓进考中,审个十天半个月才放出来。

那只能说明此事闹得很大,且在朝廷还没彻底查清此事时,死人了。

皇上震怒,并真的相信了主考官参与舞弊,所以要毫不留情彻查。

不过也不排除是秦妙清不懂这些事,她故意夸大结果,瞎说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卫辞都觉得这秦姑娘有古怪。

他甚至怀疑秦妙清跟自己一样也是异世之人。

但眼下还不是顾虑这些的时候,此次回青州,他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

大不了今年乡试错过再等个三年,反正他还年轻等得起。

抱着这种心思,卫辞与程佑安一起踏上了回家的客船。

临行前,在书院时交好的章子敬,魏秉直,孙富贵等人来送他们。

此时他们年轻气盛,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期待。

魏秉直道:

“咱们都不是同一州府的学子,乡试不能一决高下了。

待后面京城会试,必要分个高低。”

此话一出,显然是觉得在场之人都能得中桂榜。

众人闻言也都豪气大增,连连应道:

“好!京城再见!一个都不能少!”

“会试再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