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第三百九十四章 谈判【1 / 4】

天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百九十四章谈判  张峦回去后,第一时间就去找正在炼药的儿子。

“儿啊,正如你所料,今天就不太容易面圣了。”

张峦怅然道,“不过我也不知道是陛下那边出事了,还是说陛下现在只信任汪机。总归,为父感觉现在终于是解脱了。”

张延龄道:“爹,我看更大的可能,是陛下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开始出现恶化,已经不方便见外人了。”

“怎么说?”

张峦紧张兮兮地问道。

张延龄放下手头的试管,把张峦叫到一边坐下,这才气定神闲地说道:“肝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蔓延到脑子里,让人神志不清…这是病入膏肓的具体表现。”

张峦惊讶地问道:“就好像年初的万妃一般?”

“嗯。”

张延龄重重地点了点头,“也不是说每个人都会直接进入濒危的状态,可能会有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就是神智逐渐不清楚,人说话开始颠三倒四,会出现精神异常亢奋,几天不休息,以及一次昏睡一两天又突然醒来的状况。”

“那…陛下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张峦问道。

张延龄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从来都没亲眼去见过病患,上哪儿知道他病情具体发展到哪一步了?

“不过之前跟您所说的蜘蛛痣,以及陛下作息紊乱,都应验了我的揣测,说明他的病情正在急速恶化中。”

张峦不解地问道:“你都知道病理了,难道不知几时将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我是真不知道。”

张延龄解释道,“我说点儿你听不懂的,这其实跟人体内一种毒素数量有关,咱姑且称之为胆红素,有的人身体比较耐受,就算这种毒素含量已非常高,他也能硬挺下来,一直不出状况。但有的人,明明毒素还没升得太高,人就已经病入膏肓了。”

张峦皱眉道:“你是不是想说,万妃因为年老体衰,所以挺不住,很快就挂了?而陛下则因为年不过四十,年富力强,耐受度相对更高些,所以一切都尚是未知数?”

张延龄点头道:“也可以这么说,但主要还是看每个人身体的具体状况,胆红素只是肝病的其中一个指标,同时还有体内各种酶,我没法跟您明说,但总归,陛下这几天应该是要渡劫了。”

“啊?渡劫?陛下要成仙了吗?”

张峦本只是戏言一般说了句,但随即脸色就变得阴沉下来,“要真是这样,那陛下可不就真的仙游了?啊呸…这里没旁人吧?会不会隔墙有耳?”

张延龄笑着宽慰:“这里专为陛下炼药而设,谁敢随意靠近?出了事,谁来过谁遭殃…内府的人更懂得这些规矩。”

张峦道:“唉,也就是咱父子俩才敢承揽这差事…你说咱究竟承受了多少压力?本来这些应该都是太医院的差事。”

张延龄说道:“我已经跟沈家姑父说了,让他这几天,去拜访一下英国公和保国公…”

“你…”

张峦很惊讶,“你不会是想造反吧?”

张延龄白了张峦一眼,问道:“爹,您觉得咱爷儿俩有任何造反的本钱吗?”

“咱…”

张峦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被儿子的举动吓着,不自觉就言过其实。

“我们是在保障未来一段时间内,权力平稳过渡,但我们现在也弄不清楚,朝中各大势力到底站在哪边。尤其内阁两位阁臣,由于我们主动揭破通州仓亏空案,其实他们已站在了太子的对立面上。”张延龄道。

张峦紧张兮兮地问道:“要是内阁大学士带头反对太子继位,进而导致朝廷纷乱不止,岂不是我一手造成的恶果?”

“所以,爹,您应该亲自去会会万安。”

张延龄道,“要尽量安抚好他,让他知道这个节骨眼儿上应该往哪边靠。”

“我不去!”

张峦抗拒道,“明知道现在是多事之秋,我还跑去见万安?怕是我竖着进万府,横着出来…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张延龄笑道:“这次的事让万安抱头鼠窜,他地位眼见不保,正不知该如何收场,难道您想让他铤而走险吗?可现在您只要去一趟,就能将他给安抚住。”

张峦皱眉问道:“儿啊,你让我这么做,到底何意啊?先前既然决定打压万安和刘吉,好不容易取得成效,为何转头就又要安抚?”

张延龄道:“一张一弛才是成功之道,难道你以后要指望李孜省来打理朝政?内阁这二人,必然有人要退下去,但退的既可以是刘吉,也可以是万安,新皇登基直接让两位辅政大臣全都退出,你让世人怎么评价当今陛下?旧人一概不用?你觉得,这符合太子以往宽以待人的人设?”

“这…”

张峦听到这儿,突然觉得事情很不简单。

但以他的思维,显然还领悟不了其中深意。

“爹,其实不但您不理解,有些事我也不明白…就好像万安和刘吉,世人都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货色,但就是有一人留了下来,硬是顶着刘棉花的骂名,在朝中坚挺了几年才退下去。”张延龄道。

“咦?你在说啥?谁坚挺?挺在哪儿?”

张峦一脸懵逼。

张延龄说的自然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明明弘治帝登基后,就可以把万安和刘吉全都给解决了,事实证明弘治帝在撸下万安时也丝毫不心慈手软,但就是让刘棉花一直留在朝中,背负那么多骂名还硬挺了好几年才引退。

这大概就是一种态度。

让世人觉得,新皇并不是会为臣子所左右的人,且对老臣有宽仁之心。

张延龄道:“爹,您不需要理解得太深,总归您可以明确跟万安说,无论他们曾做过什么错事,或是否能得到太子的信任,至少以后太子需要他们中的一位来辅弼朝政,就看是用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