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毅小说网

卷三【3 / 10】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www.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注释】

(1)楛(hù):荆一类的植物,茎可制箭杆。

(2)旄(máo)牛:即牦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潘侯山,山上遍布松树和柏树,山下遍布着榛树和楛树,山的南边盛产玉石,山的北边盛产铁。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牛,四肢的关节上长着长毛,它的名字叫牦牛。边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流注入栎泽。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译文】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有座小咸山,山上不生长草木,不论是冬天和夏天都有积雪覆盖。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1),其音如鼓柝(2)。

【注释】

(1)彘(zhì)豪:猪颈部的长毛,猪鬃。

(2)柝(tuò):古代巡夜敲击报更的木梆。

【译文】

往北二百八十里,有座大咸山,山上不生长草木,山下出产大量的玉石。大咸山是四方形的,人根本不能攀爬上去。山里有种蛇叫长蛇,它的身上有毛,这毛和猪脖子上的硬鬃毛相似,它的叫声像人在敲击梆子。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茈草(1)。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2)。其中多赤鲑(3)。其兽多兕、旄牛(4),其鸟多尸鸠。

【注释】

(1)茈(zi)草:即紫草。可作紫色染料。

(2)河原:黄河的源头。

(3)赤鲑(gui):河豚的别名。也称鲐。

(4)兕(sì):古代兽名。皮厚,可以制甲。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有座敦薨山,山上有很多棕树和楠树,山下到处是紫草。敦薨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流注入泑泽。泑泽位于昆仑山的东北边,这里是黄河的源头。敦薨水中有大量的赤鲑鱼。山里的野兽以兕、牦牛居多,而鸟类以布谷鸟居多。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1),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之鱼(2),食之杀人。

【注释】

(1)窫窳(yà yu):古代传说中一种吃人的怪兽。

(2)(bèi)之鱼:一名江豚。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少咸山,山上没有草木,遍布着青石和碧玉。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牛,长着红色的身体,有张人的面孔和马的蹄子,名字叫窫窳,它的叫声就像婴儿啼哭,它吃人。敦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雁门水,附近的水里有很多鱼,吃了它会中毒身亡。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1),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鱼(2),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曰山(3),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注释】

(1)瀤(huái)泽:古代传说中的水名。

(2)(zǎo)鱼:传说中的怪鱼。

(3)山(hui):怪兽名。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狱法山,瀤泽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北注入泰泽。瀤泽水中有大量鱼,这鱼的形状像鲤鱼,长着鸡的爪子,吃了它能治好皮肤上的赘瘤病。山里还有种野兽,样子像狗,长着人的面孔,擅长投掷东西,一看见人就笑,名字叫山。它行走快如风,它一出现就会刮大风。

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1),多枳棘刚木(2)。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其中多鱼(3),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注释】

(1)北岳:古人或以其为恒山,在今山西大同附近。

(2)枳、棘:都是落叶灌木,小乔木。枳木像橘树,叶子上有刺。棘是酸枣树,枝叶也有刺。

(3)(yì)鱼:古代传说中一种类似鲵鱼的鱼。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北岳山,山上遍布着枳树、酸枣树和檀、柘一类的树。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牛,长着四只角,有人的眼睛和猪的耳朵,它的名字叫诸怀,发出的声音就像大雁在鸣叫,它吃人。诸怀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注入嚣水。诸怀水中有很多鱼,这鱼有普通鱼的身体,有狗的脑袋,叫声像婴儿在哭,吃了它能治疯癫病。

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译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有座浑夕山,山上没有草木,出产大量的铜和玉石。嚣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北注入大海。这山里有种一个脑袋两个身子的蛇,名字叫肥遗,它出现在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就会发生严重的旱灾。

又北五十里,曰北单之山,无草木,多葱韭。

【译文】

再往北五十里,有座北单山,山上没有草木,有很多野葱和野韭菜。

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1)。

【注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